【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注释】
得一:即得道(四十二章:“道生一”)。
其致之也:推而言之。“也”字,今本缺,依帛书本补。
孤、寡、不毂:都是王侯的谦称。“孤”、“ 寡”是谦虚地说自己孤德、寡德。“不毂”有不善的意思。
是故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是故”两字据帛书本补。“琭琭”,形容玉的华丽。“珞珞”,形容石块的坚实。
【今译】
从来凡是得到“一”(道)的:天得到“一”而清明;地得到“一”而宁静;神得到“一”而灵妙;河谷得到“一”而充盈;万物得到“一”而生长;侯王得到“一”而使得天下安定。
推而言之,天不能保持清明,难免要崩裂;地不能保持宁静,难免要震溃;神不能保持灵妙,难免要消失;河谷不能保持充盈,难免要涸竭;万物不能保持生长,难免要绝灭;侯王不能保持清静,难免要颠覆。
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寡”、“不毂”。这不是把低贱当作根本吗?岂不是吗?所以最高的称誉是无须夸誉的。因此不愿像玉的华丽,宁可如石块般的坚实。
【引述】
本章前半段讲道的作用,说明道是构成一切天地万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本章重点在讲侯王的得道,所以后半段提示侯王应体道的低贱之特性。即是说为政者要能处下、居后、谦卑。有道的人君应如大厦的基石,要有骆驼般的精神,要能“珞珞如石”,朴质坚韧。
【他说】
“天无以清,将恐裂”,太空永远是清净的,人类现在用自己的聪明,科学的发明,扰乱太空;如果扰乱太空过分厉害的话,人类也只有毁灭自己了。
“地无以宁,将恐废”,我们生活居住的这个大地,本来应该是平静安宁的,可是地球不断遭到人类的侵入,挖石油、采煤矿等,使“地无以宁”。大地不能安宁,“将恐废”,就难免发生地震、洪水各种灾难了。
“神无以灵,将恐歇”,人的思想每天要做到清净无为,尤其现在工业时代,大家忙碌得喘不过气来,一天之中,尽可能休息几次,所谓养养神。以现在的名词,脑筋多几次时间休息,让脑筋空空洞洞的,什么都不要想,智慧才会出来,才能更灵敏。如果精神每天不收敛一下,不做到灵敏,那么“将恐歇”,最后昏头昏脑,头脑崩溃了。
“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前面说“谷得一以盈”,这个宇宙生生不息,河谷如果不能保持充盈,万物不再生,恐怕一切就灭绝了。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真正的“贵”,“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人为什么会高贵起来?比如一个人,穷光蛋出身,打赤脚的到城市来,努力工作十年二十年后,到了掌控社会的经济位置,变成大富翁了。由富而贵,这个贵是在贫贱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努力而成功的。就像十二层的高楼,那么伟大崇高,也是从平地泥土开始的。所以,贵以贱为本,人不可以忘本,“高以下为基”,没有下面的基础,就不会有上面的崇高。
从上古以来就晓得这个道理。“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中国上古的文化,当皇帝的人常自称“寡人”,认为称孤道寡,又称孤家,就是自认德行不够的意思。以现在的语言讲,就是“我太浅薄了,我自己德行不够”。如果我们把现代语翻成古代的话,那么现在假如有一个皇帝,应该自称为“浅薄”,将来老百姓就不敢自称“差劲”了,因为那个称号是只能给皇帝用的。
所以,“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人类世界很有趣的,金刚钻有什么用啊?有一样用处,切割玻璃可以用,其他没有多大用处,不能吃也不能穿。可是金刚钻很贵啊!玉石大家都抢着买,那能做什么用呢?既不能拿来盖房子,也不能修桥补路,所以,人生搞不清楚道理。
从本章内容中你收获了什么吗?欢迎发表评论,我们一起交流!
文章说明: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南怀瑾《老子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