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来访复盘日志——孩子是否能成功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TA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

一位来访者分享了一件事。

早上TA和孩子出门急,孩子一手拿着早餐,一边埋怨自己:都怪你不叫我,害得我迟到。

TA在一旁帮孩子提着书包,手里拎着豆浆说:我喊了你老半天,你都不起来,怎么能怪妈妈呢?

孩子对妈妈的话不予理会,一路都在埋怨妈妈。

快到学校门口时,孩子又说:

你别送了,一会同学看见又要笑话我。

妈妈从车窗玻璃看了一眼自己,早上出门匆忙,有两缕头发没梳好,看着有点乱。

她盯着儿子嫌弃的眼神,呵斥孩子:你还敢嫌弃你妈,不是你我会这样?

孩子却很不耐烦:又不是我要让你这样做的,你赶紧走吧!

那一刻,妈妈无比心酸,眼泪在眼眶打转。

在这位来访者身上,我看到了妈妈的艰辛付出,换来的是孩子理所当然的享受和满眼嫌弃。

为什么我们养出来的孩子这么冷漠无情?

因为“付出超限”,让爱变得廉价。

就像有些妈妈抱怨的那样:

我什么都为了TA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是孩子却跟个白眼狼一样。

过度付出的背后不是爱,而是毁灭。

为孩子过度付出的5种痕迹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指出:

孩子从1岁起,就会形成关于自我的观念,3岁就会进入自尊期,开始寻找自我价值。

很多父母却忽视对孩子价值观的塑造,总是“强行”为孩子付出,阻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尤其是父母的这些痕迹,正在慢慢废掉孩子。

1. 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

相信这样的场景很常见:

“太重了快放下,让妈妈拿吧”

“你去好好学习,家务活交给爸爸妈妈做!”

很多父母总是在生活上禁止孩子参与,希望减轻孩子的负担。

心理上有个词叫“受之无愧感”,说的是一个人习惯了接受,就觉得理所应当。

父母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孩子只有“享受感”而没有“付出感”。

最终孩子失去动手的能力,只想被父母“投喂”。

2. 生病了,在孩子面前假装坚强

还记得之前的一个新闻吗?

一个妈妈感染了XG病毒,晕倒在三个孩子面前,目睹这一切的三个孩子却无动于衷。

这就是“超人父母”养出来的孩子,让人寒心。

很多父母总觉得,在孩子面前应该坚强一点,即使生病了,也不想让孩子知道。

殊不知,一旦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软弱”的能力,只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号:父母不需要关心。

这样的成长环境,会让孩子失去共情能力,变得特别冷漠。

3. 好吃的,永远留给孩子

前两天在短视频上看到一条扎心的视频。

父母发工资带孩子去吃烤鱼,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自己偷偷去买了两个馒头。

有网友评论说:别这样了,我要窒息了。

很多父母总认为:自己可以委屈,但是要给孩子最好的。

所以总把好吃的都留给孩子。

这种行为看似无私,实际上很自私。

父母在物质上极度给予,孩子慢慢就会觉得:所有好的东西都该给我。

终有一天,孩子会变成只会索取,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4. 孩子有矛盾,第一个冲上前去替TA解决

在咨询室看到一位妈妈抱怨:

孩子在家很凶,经常和我们顶嘴,但是一到外面就变得胆小怕事,说起话来笨口拙舌。

细究原因才得知:

妈妈总是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出去玩,总害怕被欺负;

孩子闹了矛盾,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帮他解决。

有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

“孩子是否能成功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TA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

对于任何人,只要有所依靠,潜意识里都是拒绝自我独立的。

一旦父母抹杀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等到哪天需要孩子自己面对问题,TA就会手足无措。

5. 学习上,过度关心孩子

MG幼儿教育专家莉莲·凯茨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

很多父母总会对孩子的学习特别关心。

监督TA写作业、督促TA看课外阅读、催TA去上学......

这些行为,都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无能感”。

父母事无巨细地为孩子的学习操心,孩子会逐渐变得懒惰、被动、缺乏自信。

当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想要“对孩子更好”的时候,它带给孩子的不是成长,而是毁灭。

父母的过度付出

对孩子来说是“痛苦”

一位心理咨询师分享了一个案例。

14岁的女孩说:我和我妈待在一起很窒息,有她在我就感觉压力很大。

这个女孩有很严重的抑郁症,一直都不想去上学。

因为妈妈的很多行为让她很反感。

疫情期间,女孩在家上网课,正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妈妈却闯进来要她吃水果。

她让妈妈赶紧出去,而妈妈因此生气,骂她:我什么好吃的都给你,你怎么就是个白眼狼?

女孩说:明知道我在上课还这样做?而我有让你为我做这些吗?你不喜欢不要做啊?

女孩“控诉”完这些,又讲了一些事:

逼着我每天吃鸡蛋喝牛奶;

她做的饭菜,每一样都必须吃,不然她就会说“我不体谅她”;

我一学习,她就在旁边问这问那,真的很烦人。

因为这些事,女孩不只和妈妈说过一次,可是妈妈不听,每次一吵,就会对孩子说“你对得起我吗?”

这些事让女孩越来越压抑,甚至说“我特别讨厌我妈”。

为什么父母付出那么多,却得不到孩子的半点回应呢?

因为,过度付出的背后,它带给孩子的是负担与忍让。

1. 父母爱得卑微,却给孩子愧疚感

很多父母擅长用“自我感动式”的付出去培养孩子。

比如:

我把好吃的都给了你。

这么贵的东西,你要好好珍惜。

这种单方面施加的爱,让孩子觉得:妈妈对我这么好,我不能对不起她。

孩子会带着愧疚承受着这样的“好”,因此不敢反抗父母,内心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却一直被压抑,活得矛盾而痛苦。


2. 拼命付出,却忽略孩子的情感

付出型的父母,给孩子的情感很浓烈,却也很稀缺。

因为TA们在生活上,会特别在乎孩子,但却很少重视孩子的内心需求感。

有些孩子想要独立,父母却觉得TA还小;

孩子想关心一下父母,父母却劝TA去学习;

......

这种爱带着控制,让孩子被迫承受父母的好,也没有选择自我的权利,最终在挣扎与痛苦中逃离父母。

3. 一边付出,一边贬低孩子

曾在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家庭教育当中有两种特别可怕的东西,一是付出感,二是牺牲感。

牺牲感让孩子产生愧疚,付出感让孩子被迫接受。

“妈妈为了你这么辛苦,你却考这点分,对得起我吗?”

“我做这么多都是为了你,你还是这么笨,对得起我吗?”

一旦孩子违背父母的期望,父母总习惯质问:你这样做,对得起我吗?

看似是在付出,实际上在用情感否定孩子的行为。

这样的父母潜意识认为:

我养你这么大,我为你做了这么多,我就有权利讽刺你,贬低你。

其实,这些都是过度付出背后索要的情感回应:你必须满足我。

孩子在承受父母的情绪绑架中,在活得痛苦与煎熬中去努力满足父母。

“付出”的最好定义

是让孩子独立

亚当·格兰特说:

“付出也要讲究策略,知道什么该付出,什么时候付出,对什么人付出,而这种策略,并不影响付出的成色和诚意。”

“付出”的最好定义不是“什么都为TA”,把爱调成“双向频道”才能赢得孩子的未来。

1. 学着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

从孩子3岁开始,就应该让他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了。

比如:孩子想进厨房帮忙,不能因为怕脏就拒绝孩子;

当孩子想要帮忙洗碗时,父母要试着让TA尝试。

家庭生活锻炼的不仅是孩子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种生活体验。

让TA真正地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学会付出,从而学会责任与义务。

托尔斯泰说过:

假如一个人懂得怎样劳动和怎样去爱,那么TA将拥有美好的人生。

无关紧要的事,让TA们自己去做。

家庭的爱是双向的,我们也要让孩子去付出。

这样既锻炼了孩子,又能让TA对生活产生掌控感和体验感。

2. 让孩子学会独立处事

复旦教授沈奕斐讲到儿子被同学打后的处理方法。

儿子被打后回家找她哭诉,她没有立即去帮孩子解决矛盾,而是经过一系列分析后,问儿子:你需要我做什么?

沈教授主张:处理跟孩子有关的事情,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特别重要。

我们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来,问问孩子的想法,要比直接给一个“怎么做”的答案更好。

孩子的每一次冲突与困难都是TA的一次成长机会。

我们要先给孩子机会,才会让TA更独立。

3. 物质上,学会拒绝孩子

动动嘴皮子就能被满足的孩子,不懂得真心,不会感恩,TA们眼高手低,不能吃苦,长大就废了。

养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TA学会去付出。

比如:

TA想要礼物,用劳动去换取;

TA想要手机,自己想办法去挣。

有些东西我们可以满足,有些事我们需要让孩子自己去获得。

让孩子付出再去满足TA,这样TA会更多看到父母的不容易。

4. 给孩子“松一点”的环境,不过度牺牲自己

做母亲,需要付出,但不能牺牲。

教育的本质是对孩子最大的信任、尊重和放手。

在学习上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不要无时无刻盯着孩子;

不逼孩子做TA很抗拒的事;

不需要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

给孩子的环境“松一点”。

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去想:

允许女儿早恋,可以任意决定自己的发型,可以直呼她的姓名,可以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

这样的付出才是双向的:父母的爱不太满,孩子的爱不会缺。

有人说过:亲子关系最舒服的状态应该是,有节制地爱别人,无条件地爱自己。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父母用心的灌溉才是TA未来的风向标。

我们爱孩子就该学会:

所有的爱都要聚焦独立,给孩子有弹性的环境;

把爱自己放在第一位,TA才能学会去爱人;

教育不是做表面功,被重视情感的孩子,才会被优待;

永远让孩子走在父母的前面,TA才能长出阻挡风雨的铠甲。

三分关爱,七分自由,十分的独立人格。

这是教育最好的状态。

以上分享的是今天来访复盘日志。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指导规划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9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12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35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97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83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2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3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8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4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