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问(2月28号)
课题分离并不是要提倡我行我素,对于他人也不管不问,它不是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彻底切断。课题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目标,而是人际关系的入口。
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阿德勒告诉我们是“共同体感觉”,这是一种“我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来自于更大共同体的声音,我们可以向内审视一下,想想是不是我们把这事情看得太大了呢?看得太重了呢?
问:
1、几乎所有的伙伴都提到,自己“亲子关系”的课题分离不尽人意。哲人说,当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来自于更大共同体的声音。“亲子关系”更大的共同体声音是什么?
答:亲子关系中更大的共同体,对应自己的经历,就好像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作为新手的母亲,是没有任何经验去应对的,每天每两个小时的母乳就足以把我搞疯,然后24小时的精力随时都处于疲倦,睡眠不足,心烦意乱。
是人生当中的第一个阶段的亲子关系,但是,到了现在,孩子马上七岁了,回过头去看。这算一个什么样子的一个过程吗?其实当孩子慢慢大一点的时候,自然就会没有了。当孩子两岁的时候,走路还不太稳,到三岁就已经跑得到处你都找不到他。再到四岁的时候,他有自己的思想进入幼儿园,从整体大的时间来讲。每过一个月或者每过半年,他的成长都会特别不一样。而且会通过,你现在不会是一件什么事情是很正常的。今年不会,那到明年的二明年就会了,这个就是成长的意义。
亲子过程当中,会特别想起一个美剧叫成长的烦恼。
2、阿德勒对于“贡献”这个词看得非常的沉重。因为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能接纳自我建立起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那怎么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呢?
答,我做好饭菜,会告诉儿子,我一个人完成不了,他就会自己主动来帮忙端碗,拿筷子,他会对外婆说,妈妈是需要我的帮忙才可以完成,你不用帮忙,有我就可以了。
我提菜的时候,他会来帮忙提更大包的,不让外婆帮忙,他说自己是男子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