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肖培东
语文深深浅浅之间 2022-07-21 10:09 发表于浙江
《伟大的悲剧》
执教:肖培东
教学背景:2019年10月24日,江苏省苏州市苏州中学伟长实验部。
一、浏览文章说悲剧
师:好,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七年级下册的课文,题目叫做——
生(齐):伟大的悲剧。
师: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标题中有一个字和你们的校名相同。这篇文章我们该怎么阅读呢?大家看一看“预习提示”,一起来读一读,第1个预习提示,预备读。
生(齐读):快速浏览课文。本文约4000字,请尽可能在10分钟内读完。浏览时,随手划出文章里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还要特别留意每段的首句,这样有助于把握主要内容。
师:对的。这个单元最重要的要学习掌握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呢?是浏览。什么叫浏览?同学,你来说一下。
生1:浏览就是粗略的阅读。
师:对,一目十行地读,快速地读,大略地读。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请尽可能在十分钟内看完它。在浏览的过程当中注意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厘清故事情节。要求划出文章里的什么?
生(齐):时间。
师:对,时间。还有呢?
生(齐):地点。
师:地点。另外,它还告诉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每一段的首句,有助于把握主要内容。开始,拿笔,浏览,一目十行。
(学生浏览课文,八九分钟)
师:浏览程序完成的举手。(学生举手)好,差不多了,速度真快。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把这篇文章所写的事情简单地表述出来。先开始自己练习,自己试着说出来,开始。(学生自己练习半分钟)
师:好,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伟大的悲剧》这篇文章,茨威格先生给我们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第一个举手的同学是谁?这位女同学,手有点想举起来了,来,你说。
生2:就是,斯科特一行他们去南极点路上发现了挪威人的旗,到南极点他们带回来了挪威人的一封信,准备把他们交给国王,在回去的路途中由于燃料和粮食问题,几个伙伴先后都牺牲了,最后,全都留在了那里。(声音较轻)
师:大家听清楚了没有?教室比较空旷,同学声音尽量大一点。她说得很简单,只是她没有用上我们所说的“预习提示”里面的什么?
生(杂):时间!
师:哎,把时间、地点和事件融合在一起表达,这个概括就更加完整了。好,第2位同学,谁?你来好不好?开始。
生3:1912年1月16日这天,斯科特一行人去,准备到达南极点,第一个征服南极点。但是他们发现,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经比他们先到达。1月18日他们到达,准备把阿蒙森的信带回。他们在归途中,因为缺少粮食,缺少热量,在2月17日,埃文斯牺牲了。后来他们一直与饥饿、寒冷和痛苦斗争着,但是最后还是,还是牺牲了奥茨。在3月29日,他们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三个人都牺牲了。
师:他们都很镇定地面对——
生3:很镇定地面对死亡。
师:面对风雪,等待着死亡的来临,最后悲壮地长眠在茫茫冰雪中,成了伟大的英雄。好,请坐。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这次概括当中,他把斯科特一行五人全都有所交代。是不是5个人?(学生说“是”)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浏览,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故事主要因素,在浏览的过程当中,我们有内容方面了解的要求,浏览后要知道主要人物、事件经过以及结果。(学生点头)
二、挖掘悲剧中的伟大
师:好的,同学们,两位同学的表述当中,其实都是冲着标题中的哪个字来表述的?
生(齐):悲剧
师:哪个?悲剧!(转身板书“悲”)都在谈这个“悲”字,是不是?那么文章这个标题,另外还有一个词语也非常重要,是什么?
生(齐):伟大!
师:来,再一起来读读标题。预备齐。
生(齐读):伟大的悲剧。
师:对的,那么,文章看完了以后,请你再告诉我,这个“伟大”,在这场“悲剧”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悲剧,是怎么体现出这个伟大的?伟大在哪里?哪位同学说?来,女孩先说。
生4:我觉得“伟大的悲剧”是因为这代表英国的斯科特五人一行,他们在探索南极的时候,没有畏惧严寒,在回去的路上,虽然缺乏热量和粮食,但是,他们一直都非常坚定地面对这些困难。哪怕有人为此牺牲,他们也毅然坚定地往前走。
师:你能把自己说的这么长的话,简单地用一两个词来表示吗?伟大,伟大在什么地方?
生4:悲壮!坚持!
师:悲壮,坚持。也就是说,伟大,悲壮,在于坚持。是这样吗?
生4:对。
师:那文章哪些地方写出了他们的坚持?我们要从文本当中找出证据来。哪些语句写出了这些人的坚持?请坐,来,这个男同学你来说。
生5:斯科特他们完全可以到了极点以后,把阿蒙森的旗子给拔了,然后插上英国国旗,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
师:你从原文当中找,把这个句子读出来。
生5(读):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师:想说明什么?
生5:这些人能够勇于面对自己失败的事实。
师:嗯,其实他们本来是可以悄悄地把这个旗子给拔掉,来证明自己是第1个到达南极的人,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大家跟着他一起来读读125页,“他们怏怏不乐地”,齐读。
生(齐读):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师:再说下去,这件事他们伟大在什么地方。你刚才说是勇于面对自己的失败。哪位同学再来补充。没有把别人的旗拔掉,自己的旗姗姗来迟地再插进去,这件事情又表现出斯科特探险队什么特点?你来说。
生6:敢于直视自己失败的绅士风度。
师:恩,英国人特别绅士,是吧,输了就是输了,绅士风度。这,就是他们的伟大之处。请坐,还有没有?来,那个女同学。
生7:诚信。
师:诚信,这件事情也同样表现出了诚信,是吗?那就在文章句子边上再补充一下:诚信,绅士风度。好,继续举手,你来说。
生8:我觉得他们的伟大可以概括出三个词:敢于为事业牺牲,还有满怀激情,还有执着与追求。
师:嗯,那你也留一点东西给别的同学说说。你先说第1个。
生8:首先一点,他们是满怀激情且有追求的。因为在第一自然段说,“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在没有到达极点的时候,他们是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在走,那么,在第11自然段“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羸弱”的“羸”读不来,跳过)
师:这个字先别急着跳过,“疲惫”后面是什么词?
生8:羸弱。(看注释读准了)
师:羸弱,这个字要读准。“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哪个词写出他们当时的艰难?
生8:“拖”字。
师(面朝全班同学):嗯,非常好,把这个“拖”字划出来。
生8:那么,这里我可以看出来,不管是面对成功与失败,他们首先不会因为自己失败了,就把它放弃了回去。他们还为别人的第一名而做了见证。
师:好,请坐。其实他的话呢,不但补充了前面那个同学所说的诚信,也帮最初的女同学印证了他们的什么呀?(学生说“坚持”)对,坚持!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他们是坚持的,是勇敢的吗?
生9:前面第二自然段的中间:“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最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
师:嗯,想说什么?
生9:就是说,他们哪怕其实已经预见到了阿蒙森那里的人已经在那里插上了挪威的国旗,他们还是会靠心中强大的信念继续走下去。
师:即便心中已经开始承认是一次失败的探险,但是他们也要把这个探险坚持到底。好,请坐。哪位同学再来补充?(女生生7又举手)来,这位女同学,刚才是你吗?
生7:是我。
师:哦,那先把机会留给别人吧。你来说。
生10:我觉得,首先呢——
师:注意,不要重复别的同学的话语。
生10:他们是有为科学献身的英雄气概。
师:嗯,哪里呢?
生10:因为他们为了到达南极点,不顾一切,不管怎么样,都坚持到了那里。
师:包括生命的献出,也无所畏惧,对不对?
生10:对,然后他们还在帐篷里,他们已经知道死神来临了,他们还是坚持写下日记,这也是为科学献身。
师:嗯,我建议你给大家读一读那一幕。128页,倒数第2行,“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你给大家读一读这感人的一句话。
生10(读):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困难。(读得很平淡)
师:是这么读的吗?要读出他们这种献身精神!你这样的话语是不是能够表现出来?
生10:太平淡了。
师:太平淡了!自己更正一下。
生10(读):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有进步,但过于低沉)
师:好,这个女同学,你听到刚才这个同学的哀叹声了吗?
生11:有一点,他太低沉了。
师:对啊,“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可他好像就在哀叹!这个句子其实在告诉我们什么?对,他们的斗志,他们的勇敢。你来读。
生11(读):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很有感情)
师:注意,同学们,“始终没有”,“哀叹过一声”!大家一起来读,读出他们的献身精神,他们的无所畏惧、勇敢坚持!。“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预备起。
生(齐读):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师:现在大家已经归纳出来的,其实是两个方面。第一,坚持,勇敢,敢于献身!第二,诚信、绅士的风度,勇于直面自己的失败。还有没有第三点?你来说!
生12:他们还很团结。
师:嗯!(表示满意)
生12:因为中间写到,先是那几天当中有一个身体最强壮的人(埃文斯),因为可能摔了一跌或者其它打击,他就疯掉了,但大家还是没有想到要把他抛弃,他们也不想把他抛弃在冰原上。然后,后面奥茨在天气特别冷的时候,他冻伤了,同伙们还鼓励他,但他认为自己是伙伴们的累赘,不想拖累他们,可是伙伴们还是坚持要带他一起走。
师:大家听清楚了没有?她提到了两个人,第一个是埃文斯,另外一个是奥茨。这两个人以及另外三个人,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大家都可以读出来的。这个探险的过程,我们感受到的是团结,是集体主义精神。好,还有没有?你来说。
生13:我想说第10自然段,奥茨他“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而且还说到“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第一点是奥茨首先他不想拖累他的战友,他觉得如果自己是在帐篷里死掉,只会让他的战友更加地悲伤,让他们无法走出去;第二点是他们没有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他们也懂得,就是他们很能够体谅对方。(说得很感动)
师:用一个字来讲,就是后面文章所说的一个字“爱”!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来,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页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师:所爱的一切人!我们就把这个“爱”字画出来!这是一个有爱的集体,有爱的人,他们当然爱他们的国家,也爱着他们的亲人等等,无私的爱!如此,我们大家就理解了。文章在写一个探险的悲剧,告诉我们的却是什么?对,悲剧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转身板书“大”,黑板上就有“大”“悲”二字)
图片
三、结合细节讲事迹
师:他们的伟大,大在什么?大在他们的勇敢,大在他们的诚信,大在他们的坚持,大在他们无私的爱,大在他们的团结、集体主义的精神等等。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内容和精神力量。看一看,大家课堂浏览的效果非常好。(注视全班同学)其实,我们所说的伟大的悲剧,在课文后面的“积累拓展”题中的斯科特的那封绝命书里也有体现出来。(引导学生读课后“积累拓展”题)
师(读“积累拓展”四):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冰冷的帐篷里,给英国公众写下了一封绝命书,下面摘录的是这封信的一部分。这封书信,我们认真读读倒数第2段,再次感受悲剧中的伟大
生(齐读斯科特写给英国公众的绝命书):四天来我们无法离开帐篷——狂风在我们四周怒吼。我们身体虚弱,写字很困难。但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这次探险毫无悔意,因为它显示出英国人吃苦耐劳,互相帮助,并一如既往那样,能以坚忍不拔的伟大毅力去面对死亡的精神。我们明明知道有风险,但还是顶着风险干。是情况发生了逆转,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只有顺从天命;但还是决心尽力而为,至死方休。然而,既然我们是为了祖国的光荣而自愿献身于这项事业。
师:好,就读到这儿。斯科特的绝命书里面,其实已经把伟大写出来了。来,划出体现伟大的几个词。
(学生圈画出“吃苦耐劳”“互相帮助”“坚忍不拔”“伟大毅力”“尽心而为”“为了祖国的光荣”“自愿献身”等短语)
师:是不是啊?这些词语,也在另外一个地方告诉我们,斯科特一行这次南极探险悲剧之伟大!再看下去,绝命书里,斯科特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请个同学读一读。
生14(读):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我本来想把我的伙伴们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事迹讲给大家听。它一定会深深打动每一个英国人的心。
师:非常好!斯科特呀,他在绝命书里面流露出了一个愿望: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想把我的伙伴们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事迹讲给每一个人听。自然,他的愿望达不成了,可是我们同学却可以帮助他完成这个愿望。那么,同学们,如果斯科特活了下来,在一场南极探险演讲主题的大会上,他一定想讲讲他死去的另外4个战友的事迹。他会把他伙伴的哪些细节讲给大家听呢?请你以“我永远难忘这一幕”为开头讲出其中的一个感人的细节。你可以用原文句子,也可以自己讲。好,开始练习。
(学生开始练习讲事迹讲细节)
师:长短都可以。如果斯科特活了下来,他很想跟大家分享其中感人的故事,很想跟大家讲述每一个人的南极探险细节,他会怎么说?(巡视同学们,稍等,同学们准备)我们要努力,一定要把这个感人的味道给说出来。好,有个同学举手了。
生15:我永远难忘——(站起来就说)
师:哎,先别急,酝酿一下,站起来不要急。好,开始。
生15:我永远难忘那一幕。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较有感情)
师:她想讲的是威尔逊的这个细节。大家找到了没有?告诉老师是第几段。
生(齐):第六段。
师:第六段最下面,是不是啊?嗯,威尔逊博士的英雄事迹。好,大家一起跟着她来读一读。“我永远难忘那一幕”,预备起。
生(齐读):我永远难忘那一幕。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师:哎,这位女同学,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细节?
生15:因为他是负责科学研究的,然后在他即将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他还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研究人员的本份,他一直有一种顽强的坚持科学研究。这一点我很感动。
师:那你告诉老师,你读过的这段句子当中,哪些词语或者说哪个短句引发了你的感动。
生15: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
师:嗯,这是一个。还有吗?
生15: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师:嗯,大家都注意到,什么?对,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同学们啊,冰雪中人都走不动的情况下,消耗一点体力就意味着加速死亡的情况下,威尔逊博士是怎样对待科学研究的?请你再次用演讲的方式给大家讲讲好不好?开始。
生15: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更有感情)
师:说得真好!请坐。好,还有没有第2个同学也想来讲一讲?像她那样,她讲的是威尔逊博士。还有没有?举手,主动一点,“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好,那位男同学。
生16: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劳伦斯·奥茨为了不拖累我们剩下的三人,他像一名英雄似的毅然向暴风雪中走去,向死神走去。(有感情)
师:那你觉得最能够证明他的“毅然”,除了他的行动外,还有哪句?对,奥茨真的是一名雪天的英雄!读这篇文章,奥茨除了他的动作,还有什么给你印象特别深刻?大家一起来说。
生(齐):语言。
师:声音响一点。
生(齐):语言!
师:他说的那句话真的非常不简单!所以,我们还要在这里演讲的过程当中,把他说的那句话说话的这种原貌表述出来,重新开始。
生16: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劳伦斯•奥茨在暴风雪中,为了不拖累我们,他像一个英雄似的。他说:“我要到外面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奥茨的话说得很平静)
师:嗯,奥茨的话为什么会说得那么平淡?我们要不要把他说的这段话说得很高呢?
生16:不要,此时的奥茨很平静,很从容。
师:对,他此时说话的时候是非常平静的,对不对?他也知道说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所以,同学们,来,我们跟这位同学一起,把奥茨的这句话好好读一读。“奥茨突然站起身来”,预备起。
生(齐读):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
师:我们再请一个同学把这句话也给大家读一读。女同学,好不好?来,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17(读):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
师:“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你想一想,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除了平静以外,你觉得还有没有其他情绪?
生17:我觉得还有毅然,决然。
师:毅然,另外还有呢?
生18:绝望,又不能流露出来。
师:很真实,绝望,还有没有别的?
生19:对于他们的不舍和愧疚。
师:对于他的战友的,为什么会是愧疚?那位同学你来说。
生19:因为他之前说他会给朋友带来厄运,他觉得他可能早死会给自己的战友更有帮助,现在出去已经迟了。
师:也就是说,那种情况下,他的牺牲其实就是对这支部队的什么呀?嗯,最好贡献,是这意思吧?所以,我们思考奥茨的这句话,你们刚才说的其实都有道理,其中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有镇定,有愧疚,有留恋,有不舍等等。因此,这句话得好好读。大家自读一下,“我要到外边去走走”,自己读读。
生(读):我要到外边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
师:好,请坐。这个同学她选择了奥茨的细节讲给大家听。斯科特如果还活着,他还会说谁的细节?哦,那个同学举手了。
生20:我觉得他还会说一段关于斯科特上校的。
师:他就是斯科特呀。
生20:他想说自己的那一段经历。
师:哦,他想说说他自己的那段经历。行,你来说。
生20(说细节):我那时候一直记日记,我的日记一直记到我生命的最后一息。(学生哄笑)
师:唉,就这句话,重新来,就你刚才说的重新说一次。没事。
生20:斯科特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师:刚才用“我”来说的。
生20:我的日记一直记到我生命的最后一息。(学生又哄笑)
师:就到这里,同学们为什么笑你?你知道吗?
生20:因为他自己就是斯科特,如果他没有活着回来,他就不可能会那样。
师:受限制了吧,所以我们就明白了茨威格要选择第几人称角度来写这篇文章。第几人称?
生(齐):第三人称。
师:对了,从第三人的视角观察整个事件的发展。茨威格选择的这种叙述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好,那么你要用“我”来讲事迹的话,就必须做改变了。对不对?好,重新来。
生20:那我能不能换另一个人活着回来?比如说威尔逊活着回来。
师:唉,也就是说,斯科特来说自己还真的不容易。
生20:对。(学生笑)
师:对,如果斯科特先生死亡了,活下来的是最后三个人当中的另外一个,可能是鲍威尔,可能是威尔逊。他又会怎么说斯科特的故事呢?你来说。
生20:斯科特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有人在他的遗体旁边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带到我妻子的手里!”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 在它们上面补写了“我的遗孀”。这个……我又看到了他又坚决地划去“我的妻子”这几个字,说明了他一种赴死的决心。
师:还有对妻子的热爱,对不对?
生20:对。
师:好,请坐。此时,他选择了威尔逊或者鲍威尔来讲事迹,来说斯科特的故事。好,谁还愿意说说“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哪位同学?我们找一个还在默默酝酿的同学,好不好?来,这位女同学。
生21: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当营救队到达帐篷的时候,发现英雄的遗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这表现出斯科特具有团队精神而且爱他的伙伴。
师:同学们,她选择了发现遗体时的最后的那个细节。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预备起。
生(齐读):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师:好,请坐。同学们,我们还会讲得更好。只是大家发现了吗?我们所选择的这些,其实都是这篇文章当中最感人的细节。细节描写!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就读读我们大家都非常非常感动和崇敬的斯科特先生的细节。来,“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预备起。
生(齐读):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师:再读,最后写书信的时候,手指等等细节。
生(齐读):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师:这个细节给人的震撼力非常大。哪位同学愿意再把它好好读一读?你会怎样处理(你的朗读)?哪位同学愿意?好,你来读。
生22(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很有感情)
师:嗯,大家听出来了吗?“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读,他在这几个词上面下了功夫。好,我们同学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最后一篇日记”预备起。(生齐读这段话)
师:读过这篇文章的同学,都不会忘记这些感人的细节。文章最后一段议论,更是给它做一精神上的升华。“一个人”预备读。
生(齐读最后一段):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四、天才的想象力
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你们读的这些细节,茨威格先生看到了吗?他并没有参与到这次南极探险,这些细节他肯定是看不到的。请问他又是怎么写出来的?你来说。
生23:他依靠斯科特的日记,还依靠他的……嗯,他胡编乱造的。(学生哄笑)
师:哟!胡编乱造的!这是你的理解。请坐。同学们,现在问题来了。茨威格先生写这些细节,是不是胡编乱造的呢?你来说。
生24:我觉得不是的。嗯,因为他虽然这个,探险队都不幸牺牲了,但是他们留下了大量的书信可以相互印证,可以最大程度地来还原当时的事实。再比如说,斯科特划去他日记上的“我的妻子”这几个字的细节,他可以通过仔细地观察日记,然后想象啊,比对啊,可以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师:请坐。来,这位同学,听了前面两位同学的观点,你支持哪一位?
生25:我支持后面一位。
师:你就从他(后面一位)的话语当中提出两个关键词。你觉得茨威格先生是怎么写出这些细节来的呢?
生25:首先是参考资料,然后再仔细观察并适当联想。
师:嗯,大家有没注意到?前面那个同学他说了一个词语叫什么?想象!太重要了,想象!茨威格,他具有天才般的想象力。而且这位同学又告诉我们,这种想象并不是胡编乱造的,而是根据——
生(齐):日记
师:来,我们来读课后练习三,预备起。
生(齐读):作者在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力求真实、细致地再现历史;同时,在叙述和描写中,又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师:现在我们就懂得一点了。给他人写传记,我们可以怎么做?来,这位同学说。
生26:就是在历史的原有基础上,可以增添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师:而且这种想象,必须是合理的、恰当的想象,对不对?好,还有哪个同学再来说,给他人写传记我们可以怎么做?你来说。
生27:打一个比较恰当的比喻,就像故宫博物馆收藏的一幅画,画上的有些地方是破损的,所以就需要一些技艺高超的大师再把它根据原有的构图来补上去。那么写传记也是如此。一开始它给你的史料,虽然它不是尽善尽美的,但它也是比较详尽的,那么,对于它缺失的这一部分,就需要我们伟大的作家去经过适当的联想和补充,然后将它充实得有血有肉。(掌声)
师:听清楚了没有?她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像修复一幅画一样。哪位同学再来说?来,那位说胡编乱造的同学你来说一下。你先来告诉老师,他还是不是胡编乱造的。(再叫生23)
生23:我觉得他还是胡编乱造。(学生们大笑)
师:你为什么说他是胡编乱造?
生23:我还是觉得茨威格是胡编乱造得的。他又不在现场,怎么会知道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比如文章中奥茨决定不拖累大家,说要出去走走,当时又没有照相机录音机,怎么就知道他是这样说的呢?这不是胡编乱造吗?
师: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好的,既然说到奥茨的细节,就请你读读写他的句子。
生23(读):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读出人物感情)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你觉得奥茨说的这句话和他这个人的性格、精神符合吗?
生23:我觉得......符合。
师:符合,那就不能叫胡编乱造,而是依据当时处境和他的性格特征为他设计了这么一句话,对不对?所以,我们讲,是编的,但不是胡编,是造的,却绝不是乱造。在认真考究和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茨威格天才的想象力,茨威格卓越的艺术手法,为我们艺术地还原了那感天动地的一幕幕。不信,你来读一读奥茨的这句话。大家一起来读。“奥茨突然站起身来”预备起。
生(齐读):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
师:所以,同学们,这是基于他的性格,基于探险者的人物特征,作者进行了一些艺术的加工。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好的传记要写好细节,这样就增加了传记文学的生动性。同时,刚才有位同学又说,文章中又加入了很多的日记中的东西。这又是为了表现这个传记的——
生:真实性。
师:因此,《伟大的悲剧》是一部多么有特点的作品。这里面,会找到作者天才的想象力!大悲之中一定有大美!回去以后,大家好好地再读读这篇文章,读读茨威格的其他作品,读读那些熠熠生辉的人。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