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君主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只允许阉割后的奴仆留在宫中服侍,也就是太监。作为皇帝的身边人,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影响王朝的兴衰。
秦朝的大太监赵高,就是个野心与胆子俱在的人。害扶苏,立胡亥,除李斯,杀胡亥,秦朝的灭亡,离不开赵高的“胡乱运作”。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敢于发动政变杀死秦二世,却为何被秦王子婴杀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个“备”字很重要。
赵高一步步控制秦二世,准备充分。
人对权力的欲望是无限的。自从赵高和李斯一起立胡亥为皇帝时起,赵高就开始了一步步的“登顶”之路。
胡亥身为秦始皇的第18子,能力平平,本来当皇帝根本就没有他什么事儿。但是,赵高为了自己的利益,伙同李斯一起把胡亥扶上帝位。
意外之喜,让胡亥对赵高又爱又怕,爱是因为赵高给了自己当皇帝的机会,怕是东窗事发,自己的皇帝梦破碎。
即位后,在赵高的引诱下,胡亥整天的沉迷于玩乐,对朝政不感兴趣。这正合赵高的心意,赵高一步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时,丞相李斯成了赵高玩弄权力最主要的障碍。在公元前208年,赵高设计害死和他一起谋划沙丘之变的李斯,继而自己当了丞相,太监当丞相,也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头一份儿了。
赵高又鼓动秦二世诛杀自己的兄弟姐妹,以防止他们觊觎帝位,如此,胡亥离“孤家寡人”又进一步。
…臣请言之: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陛下安得为此乐乎——《资治通鉴》。
乃阴与赵高谋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彊,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柰何?”高曰:“臣固愿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贵人也,积功劳世以相传久矣。今高素小贱,陛下幸称举,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从臣,其心实不服。今上出,不因此时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时不师文而决於武力,愿陛下遂从时毋疑,即群臣不及谋\。明主收举馀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则上下集而国安矣。”二世曰:“善。”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史记》。
为了让大臣们完全服从自己,赵高更是上演了一场“指鹿为马”的闹剧。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可以说,赵高在一步步巩固自己权力和话语权后,加强对秦二世胡亥的控制,准备充分。
赵高见秦王子婴时却因自傲没有准备。
子婴作为秦朝嬴姓宗室,有幸在秦二世诛杀兄弟姐妹时存活下来,实属不易,从此隐蔽锋芒。
赵高杀死秦二世后,立不出名的子婴为秦王。在赵高眼里,秦二世都能杀,一个小小的子婴算什么?
当赵高去见子婴时,自傲的他认为没事儿,也没有意识到危险,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准备充分的秦王子婴杀掉,而这,离秦王子婴登基才过去几天。
子婴能顺利杀死赵高,很大原因是赵高毫无准备。
对此,大家认为呢?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文献:
《史记》,《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