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课》第五课读后感

第5课 直觉意会:直达本质的致思途径

《庖丁解牛》中正是庖丁的直觉指引着他的刀顺畅地游走在牛的肌肉与筋骨的缝隙之门门,庖丁将直觉运用到了极限。《庄子》中的一则寓言则明显地表达了,大道不是靠推理,不是靠观察、不是靠语言能获得的,道是无形无迹的,你要获得它,必须无智无视,靠你的心也就是直觉意会去领悟。

禅宗看里的就是这种借助具体形象来象征、暗示的难以具体言状的思维方式与境界。我们今天常说要把金针度与人,而禅宗却说不把金针度与人,也就是不能把道理说破,要让你凭直觉去意会。

“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即通过观察万物,体察其内在的精神,然后从万物的各种具体形象中抽取出富有代表性的形象,形成符号系统,以此来类比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只有通过直觉意会得到的才是真正的道。

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没有完全抛开形象,用具体的形象来进行抽象的思维方式。也只有在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统一,才能造就与整个未来世界相称的哲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