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书中第5课《直觉意会:直达本质的致思途径》。
直觉,指不受某种固定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会事物本质。意会,指不经语言明说而内心领会。
这一课用《庄子》中庖丁解牛和象罔帮黄帝找回玄珠的故事、禅宗里“拈花一笑”“衣钵真传”的典故、《周易》六十四卦的推演等,回溯了直觉意会的文化渊源,在此基础上评述了直觉意会的优点和不足。
作为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直觉意会在同学们熟悉的很多文学作品中就有体现。除了《庖丁解牛》,还有我们熟悉的《氓》。诗中的女主人公年轻时,氓蚩蚩地靠近她,借抱布贸丝向她求婚,我们似乎能够从诗中想象出氓年轻时憨厚的样子。两人结婚之后,女主人公起早贪黑,夙兴夜寐,过着辛劳勤苦的生活,但却因为自己年老色衰,遭到家暴。在女主人公勇敢与氓决裂的部分,写到她脸上有擦不尽的涟涟泪水伴着浩浩汤汤的淇水,浸湿了车帷,浸湿了她裙裳的情景,还有女主人公静言思之的处境、神态,悲伤而孤独的内心感受,都是用很形象的方法表现。我们在理解把握女主人公的形象时,也是通过这些具体的场景、描写,通过托于它物和比于它物的手法,逐步感知并心领神会的。
这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喜欢驰骋于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中,把许多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对象作生动的类比,创造出可诉诸感官的形象,不尽言、不直言、不明言,有所保留,有所隐藏,希望读者能够借助形象的东西有所领悟和思考。这就是直觉意会的思维方式给文学创造带来的一种委婉含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