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的《大医》已看至接近尾声。对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它完美地诠释了那句话“这个世界破破烂烂,但总有人在缝缝补补。”姚英子、孙希、方三响,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响当当。本来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每个人都在为温饱奔波不已,但这些人为了苍生,义无反顾站了出来,以医救民。
全书我对姚英子在抗日战争期间,以一己之力护送100多个孤儿前往重庆的那一段感触尤为大。或许是做了母亲,对于照顾孩子这种不易更能理解到位。100多个孩子,最大的也不过十岁光景,小的两三岁。真的难以想象,两个大人带着这一群孩子冒着枪林弹雨从武汉到重庆,这一路多少艰辛。我们现在出门,飞机网约车何等便利,但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走都感觉难以招架,更别提在当时那种岁月了。
江船在江上遭遇敌机袭击时那种无助,想着孩子们随时可能葬身江底,我的心也跟着揪着,虽说这是小说,也知道主角光环下,故事不会这样推进,但那种无助感隔着纸张也能感同身受。100多个孩子又是晕船,又是害怕,能给他们安慰的仅仅两个大人。
好不容易把一群孩子转移到岸边,又有不少孩子感染猩红热。没有人没有药,姚英子是多么无助。但就算在那样的环境下,她也保持了医者的职业素养,没有随意将孩子带入人多的村镇,而是找了一个远离人群的破旧的庙宇安置感染的孩子。没有粮食,没有水源。硬是靠着姚英子向驻军争取,向村民乞讨,支撑着孩子们的生命线。
到了宜昌没有船可以入川,但好在靠着姚英子的坚韧和宋佳人的机灵。凭借姚英子过硬的业务水平,开诊收费,不仅让孩子们可以饱腹,还让他们穿上了新衣服。看到这里,我也为他们俩松了一口气,更多的是替她们高兴。
面对着各种泰山压顶一样的困难,姚英子不再像当年稚嫩时候的冲动,她始终如定海神针一样处处拿主意,作部署,终于化险为夷,最终抵达目的地重庆。
按说当时以姚英子的家境,去国外过一个名媛生活绰绰有余,但她没有安于其中,而是以一己之力投身到医学中,救助积弱的民众,报效积贫积弱的国家。这一点尤其让人佩服。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这不过是她一个大小姐的一时兴起而已,但越到后来,她捐助家产,投身建立妇幼庇护站,我看到了一个高大的形象。脱去了那种大小姐的稚嫩和骄横,更多的是务实上进和博爱。
试想如果我是她的话,其实没有试想,因为我根本没有那种决心和果断。她这样的性格虽说源于家庭的无尽的关爱和兜底的能力,让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她更多的是把这种执拗用在了救助民生上面。这种大小姐式的坚持,让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红会博爱的事业中。当时的中国何其弱,但再弱小的国家都有着这样一批坚毅的人群,他们撕开黑暗,虽然仅仅一个小小的口子,但让民众看到了光。真可谓“大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