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我上一篇推文的应该知道《周易》是怎么给创制出来的,那各位有没有想过《周易》凭什么听你孔子的,你孔子算老几,贵姓啊?
在这之前,容我分享一下孔子写《易传》时候的心理活动。
自从伏羲演化八卦,到周文王创制《易经》,不止孔子看到了,还有很多人看到了这些东西,很多人就开始写文章出书,论述伏羲和周文王创制的东西,但写得这些文章里面夹带了不少私货,对《易》的理解自己牵强附会硬凑,也算是出了一大堆著作啊。
这样就结果就是,你讲一句他说一句,争得天翻地覆,说得振振有词,种类花样数不胜数,《易》道因此乱作一团。
孔子对这种以迷惑世俗,混淆人们的视听,蒙蔽世人的耳目的行为,一贯是深恶痛绝。
所以他认为其他人就该闭嘴好好学习,找一个最能把握《易》道宗旨,最聪明的人来讲解(就是他老人家自己)。
于是他把那些纷纷扰扰的著作学说都废掉了,其他人没必要浪费口水了,都听他的,从今以后。
天下关于《易》的说法才开始统一。这就是为什么周易以孔子为尊的由来。
希望各位高抬贵手,点点关注,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