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如今“极简生活”正悄然兴起,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那究竟什么是极简生活呢?在我看来,极简生活的核心要义在于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摒弃无意义的社交,卸下多余的精神负担,从而让生活回归本真,让心灵得到解脱。
抖音上曾有一句话广为流传:“断舍离是成年人的顶级自律,不舒服的关系要断,消耗自己的人要舍,无效的社交要离,点到为止,见好就收,不行就撤,过期不候。”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极简生活的精髓,它提醒我们要学会对生活做减法,摒弃那些不必要的东西,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纯粹。
物质极简,降低消费欲
杨绛先生曾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常常被攀比心理所裹挟。看到别人购置了宽敞的大宅,便也拼尽全力去抢购;看到别人开着豪车,便也不顾自身经济状况贷款购买;看到别人佩戴着名贵的首饰,便也跟风添置。仿佛缺少了别人所拥有的东西,自己就低人一等,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真正的幸福从来都不是源于物质的堆砌,而是来自于生活的素简。
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中的女主角麻衣,起初是一个严重的囤积狂,家中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
这些看似有用的物品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和满足感,反而让她陷入了无尽的内耗之中。
后来,她受到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理念的启发,开始对家中的物品进行大刀阔斧的清理。她扔掉了那些多年未用的衣物、过时的电器以及各种无用的杂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的家几乎变得空无一物,但她却因此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朋友们到访时,也对她简洁舒适的家居环境羡慕不已。
我们之所以常常感到不幸福,往往是因为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但我们的欲望却无穷无尽。我们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一味地追求那些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结果却让自己疲惫不堪。
社交极简,珍惜时间
作家苏芩曾说:“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会做减法,学会舍得和放弃,方能获得轻盈和灵动的人生。”
外面的世界纷繁复杂,充满了各种诱惑和喧嚣。但我们要明白,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生命短暂,我们无需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更不必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社交活动上。对于那些不必要的聚餐,我们要果断拒绝;对于那些毫无意义的约会,我们不必勉强赴约;对于那些与自己志趣不相投的人,我们无需刻意相见。
我们应该将时间和精力用于自我成长、陪伴爱人、养育孩子,去做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无效社交无异于浪费生命。有一位14岁的女孩,她的社交方式就非常极简。她很少参加同学生日会,觉得与最好的朋友一起出去玩,或者在家安静地画画、聊天,远比参加那些热闹却又毫无意义的聚会有趣得多。她的微信好友数量寥寥无几,也很少看手机、发朋友圈。同学们有事找她时,都习惯先给她妈妈发消息,再由妈妈转达给她。她认为,社交应该以自己的舒适感为主,只选择与那些兴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泛泛之交上。
生命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与其在无谓的社交和无关紧要的人身上耗费精力,不如将这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倾注给那些真正值得的人。他们或是在困境中给予我们援手的挚友,或是始终陪伴在身旁、默默支持我们的家人。把珍贵的时光花在他们身上,让生命在温暖的情感联结中熠熠生辉,让人生在真挚的情谊滋养下更具价值与意义。
情绪极简,修心养性
安东尼·罗宾斯说:“成功的秘诀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被这股力量反制。若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将无法掌控。”
平和稳定的情绪是修心养性的关键。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避免被复杂多变的情绪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父亲为了帮助他控制情绪,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每当你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围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男孩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围栏上钉了37颗钉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孩逐渐意识到控制自己的脾气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他钉的钉子数量也越来越少。终于有一天,男孩一整天都没有发脾气,他兴奋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又对他说:“从现在开始,每当你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时,就从围栏上拔掉一颗钉子。”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终于拔掉了所有的钉子。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语重心长地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你看看这些围栏上的洞,这些洞永远都无法消失,围栏也再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你生气时说的那些伤人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在别人的心里留下永远的疤痕。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都将一直存在。言语的伤害和刀子的伤害一样,都是难以承受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情绪管理是多么重要。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伤害到身边的人。只有保持情绪极简,我们才能拥有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人到中年,更应学会极简,让生命回归纯粹。在物质、社交和情绪上都做减法,回归生活的本质,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纯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