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接触到很多老人。
一位86岁的老奶奶,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眼里有了光彩。刚开始见到她的时候,完全走不了路,只能靠着拐凳一步一步颤颤巍巍地挪动,三天时间,她就可以丢掉拐凳行走自如,主动和大家笑嘻嘻地打招呼。当我惊讶于一个老人顽强的生命力时,她的家人却告诉我另一面。其实,她的身体很健康,没有什么大毛病,可是无论在谁家里,不出三个月,就开始作,各种装生病,各种花式吵闹,因为她总是要求儿女二十四小时要陪着她。儿女们都有工作,哪里做得到。她的家人却很头疼。
一位80岁的老奶奶,身体各种毛病,每天要吃一大把花花绿绿的药。可是她每天安静地吃饭,安静地出去散步,安静地听大家谈话安静地回屋子休息,不吵不闹。后来才知道,她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子触电死掉了,三个女儿不管她。她的儿媳妇对她很好,带着她走入第二段婚姻,把她像亲妈一样伺候。我不由得暗暗敬佩那个天天带着她出门的儿媳妇。
一位76岁的老爷爷,要么天天劳作,要么开车出去搞摄影,要么写诗歌。身体好的不得了,从来不给儿女添一点儿麻烦。
一位66岁的老奶奶,得过很多大病,每天笑呵呵,精神抖擞,随时和各方高人保持联系,干着多份工作。
一群60-65的老人,大多数是搞体育的人,天天在一起打球,跑步,出去游玩,活得热气腾腾,比很多年轻人还有活力。
“生理年龄不能决定谁是老人,心理年龄才是。”当我询问这一群老人的生活状态时,他们这样对我说。
妈妈71,看到第一位老奶奶,担心地说:“要是我以后老了也这样,不是把你们拖累了。”
“这么一大群老人,只有一个老人把自己当老人,其他人都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活得很年轻哦。你的学习力那么强,一定也可以活得很年轻。”
我明显感觉妈妈这些天的状态越来越好。因为她看见了一群老人的最好模样。
想起那天听书《百岁人生》的核心内容:随着寿命普遍延长,我们的人生格局将发.生巨大改变:过去人们熟悉的三段式人生已无法维持,取而代之的将会是流动性更强、节奏更快的多段式人生;在未来多段式.人生里,没有任何行业会是铁饭碗,许多职业都将消亡;超级大城市的优势越来越大,地区和城市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将愈加突出;那些不愿接受新事物、害怕改变的人,将会被新时代彻底拋弃;年龄不能再成为判断身份的标签,也不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水平,跨年龄段的交往会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会越来越慎重,婚恋年龄会继续推迟;对无形资产的积累和经营将更受人们的重视。
这些天与这些老人们生活在一起,我常常在想:我到他们这个年龄,会是什么样?不管我会不会遇到百岁人生,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三段式人生肯定会改变,我做好了终身学习的准备了吗?而我们现在教的孩子们,必然会与百岁人生相遇,他们又应该为他们的人生做哪些准备?我们又能为他们的百岁人生做哪些准备呢?是时候罗列清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