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已经悄悄地走了,但是其反映的问题不能就这样悄悄地过去。
这次的公开课只打分、不评课,很难从听课教师那里获得指导性意见。但还好,还有几位认识的教师。这两天从听课老师和同学的反馈,我认识到自己的几点突出问题。现先就课程的结构这一板块记录自己的一些思考。
坦白的说,我从开始备课到上课整整经历了6天,一点不夸张地说,在上课之前还委托爱人帮我修改课件(刚刚调到新的工作单位,还未配置办公电脑)——也就意味着那时我还在修改课的结构。
现在,站在终点看开始,看过程,猛然间发现自己真的是以课的结构为中心进行备课(我认为自己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这两句话:1.特级教师黄爱华黄老师的金句之一:对教材的不完全理解一定会体现在课堂教学上;2.爱因斯坦曾说过,假如给我一个小时去解答能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研究问题到底在问为什么,剩下的5分钟进行作答。)
第一次,是自己看教材备课,设计的主要环节就是: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小结这五大板块。自己设计完后,就感觉没有什么亮点,对自我进行了否定。
第二次再次进行设计课时,主要是受到当时重新学习《玩游戏,学数学》的影响和给我的启发,引导我走向“让孩子像数学家一样创造数学”。备课时设计的是以印刷数学课本捐献给山区孩子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但是,这个贯穿,很明显是我强加上去的,是非常不自然更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当然,最主要的是自己做不到那种顺学而导。
第三次的再构思还是基于让学生像数学家一样创造数学的思想,脱去毫米产生这一情境的外衣,聚焦、深挖毫米的本质——单位和单位个数的累加,用专业性的术语是这样描述的:度量的内容结构是相同的:核心要素两个(度量单位、单位的个数即度量值)、基本性质三条(运动不变性、合同性、有限可加性)。度量内容的教学策略也是相通的,即教师备课时要把握度量的本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过程、单位的累加过程,形成单位的观念并以此为标准学会估计,培养数感,积累度量活动的经验。
这次的备课主要学习刘加霞教授和赵娣老师的理论和实践,其主要环节是让学生去思考“1毫米,是把1厘米平均分成十份——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这个试图能够勉强教,但是为什么分成十份呢?而不是分成2份、5份……我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让我彻底信服的理由,更找不到教的“脚手架”。为此,我大约愁了有两三天吧。还好,跳出这个圈来看这个问题了——重新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竟然发现自己的方向错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1.通过经历毫米的产生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毫米产生的必要性;2.通过感知与想象,建立1mm的观念,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长度单位的持续思考,也就是说这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第四次备课,我集中力量突破“毫米的产生”和“毫米表征的构建”这两个教学目标,把课分成两大板块。这样的两大板块固然尤其好处——学生基本上都已掌握这两块知识,也得到了听课教师的认可。
但是,从三维教学目标来看,我这堂课只是落实了基础知识而言,至于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和思想情感几乎为零。这是自我认为,我的课堂结构最大的不足,关于课堂结构方面。
那关于课堂结构,应该是这样的呢?今天在学习课程标准时观看到河南名师执教的《解决问题》一课,我发现这位名师他的课堂结构是精心设计构思问题情境,然后以问题的逐步解决为线索展开教学的。——我很喜欢,但是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才能模仿其一二。
我又学习全景式教学中关于测量的教学分享——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分享中快乐学习,这个我擅长,我今天也初步尝试,自己的沟通引导能力太弱……
……
世界上不存在一把钥匙能解开所有锁的,每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只有找到自己的风格并丰富自我,才能尝试去驾驭所有类型的课。那我的风格是什么呢?我该如何找到自己的风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