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有效的管理者》第四章劈头一句:“用人之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像一记闷棍,把我从“补短板”的执念里敲醒。过去两年,我常年把湖北的考级做不起来“归功于”客户基数少、湖北都是规模较小的校区和机构”、“总部产品弱”“客户购买率弱”等,却鲜少照镜子:我究竟把自身与公司的长板用足了没有?德鲁克提醒,“有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他不能做什么’,而是问‘他能做什么’”。这句话也让我拉开了新一轮自我管理的实验序幕。
一、用“回馈分析法”找到个人长板——从“盲目全能”到“单点极致”
德鲁克给出的方法古老却有效:提前九个月写下对一项工作的预期结果,到期把实际结果与预期对照,差异处就是长板或短板。8月中下旬回公司开会获悉要推广云听和华文诵时:我对自己的预期就是一定要进公立校,哪怕是一所很小的很偏远的小学,我也要进去。但事实是这两周以来,想了很多办法,走了很多的老关系,但收效甚微。差异分析让我确认两项长板:1.面对面共情快——能在10分钟内捕捉到校长的“政绩痛点”;2.现场即兴方案能力——把云听和华文诵以及学校的阅读月给关联起来,让老师简单易操作,学校无风险的去推广。反观线上的电话跟进,转化率极低,说明“线上沟通”是我的短板。自此在接下来的时间,必须狠狠的做地推。
二、把长板嵌进区域策略——让个人优势成为“湖北打法”
德鲁克说:“管理者的任务不是改造人,而是让个人的长板嵌入组织的齿轮。”湖北市场的特点是“强教育局弱学校”——预算审批权在上层,校长只是执行层。过去我总抱怨“决策链太长”,看完书后换框:既然我擅长当面共情,为何不直接把长板对准教育局?起码争取到教育局中立的态度。我们还可以给学校语文老师做公益讲座、给学生做励志演讲、给家长做家长课堂等,只要进驻一所,就可以复制。梦想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德鲁克提醒:“要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你必须把他们的长处点亮。”现在明白:管理者就像拼图师,把各种奇形怪状的长板嵌在一起,缺口自然被填满。那自我管理也是如此。
三、持续刷新“长板地图”——把自我管理变成习惯
德鲁克说:“长处不是一劳永逸的发现,而是持续迭代的反馈。”我给自己设了“双日历”:一个日历记录“能量峰值时刻”,另一个日历记录“结果超预期事件”。两者重叠的部分,就是长板刷新区。最近两年来,幼儿园的生存越来越艰难,想要存活,势必要抢小学生的市场,而幼儿园的运营管理、服务意识、口碑等一直都是优于公办园和公立校的,那场地环境优、师资优、服务优,现在缺的就是链接小学生的那个产品,假如华文诵从幼儿园崛起、再延伸到周末班、寒暑假,从而连带起小学生,是不是可行?还是那句,路虽远,行则将至吧。
结语
复制湖北市场两年多,我第一次感到“自我管理”不是苦行僧式的补短板,而是像玩《俄罗斯方块》,让长条、L形、T形各就各位,消除整行。德鲁克用一整章告诉我:有效管理者的起点,是发现并用好自己的长处;终点,是让所有人的长处汇入组织的河流。湖北市场不再是我一个人的战场,而是一条被长板拼接起来的大船——一起驶向华文诵青少年语文素养大会71人的目标。我把第四章最后一句话贴在办公桌:“让长处发光,就是对短处最好的补偿。”继续让长板长在客户的需求上,也长在自己人生的高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