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一日之计在于晨”,意思就是说早上是我们的精力最充沛的时刻,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调整,状态应该是最好的。这个时间用来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
老师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早上到班级巡堂,发现老师们进班都很早,如何有效利用早上的时间进行教与学的查漏补缺、复习预习、朗读背诵等等老师们各有自己的方法。我想,如果这些好方法能够整合一下,可以促进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更好的利用这宝贵的早晨时间。于是就向年级组征集经验,老师们真是各有妙招。稍加整理如下。
一、根据学生到班情况分时间段安排内容
考虑到班级学生早晨到校时间有先后,不能每次都为了等晚到的学生而让早到的学生进行无意义的早读,所以将早读划分为以下三个时间:
1.“练习曲”8:00前
明确内容(当日老师板书在黑板上),自由朗读,小助手点赞;
2.“协奏曲” 8:00—8:10
小组竞赛,自选对手,多形式表演读;
3.“交响曲”8:10—8:20
全员参与,师生共读。
二、提前安排第二天早自习的学习任务并公示
1.提前规划。前一天放学后就布置好早读任务,写到黑板上,学生早上一来就可以看到。
2.提前安排。提前给早读班干部发布带读任务,早读班长来了,就按照要求组织读书。
3.提前到岗。最有效的管理是老师来得早,老师在教室里,学生早读的状态就会好。尤其是新接班,就特别需要老师把握好每一个时间段,培养学生的静气,早上的阅读习惯等。早上注意力最集中,数学老师可以及时将昨天的错题进行板演讲解,效果很好。
三、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确定每周、每天的晨读以及检查的内容
1.人人明确内容,如周四读课文、词语表、语文园地,读完之后立刻进行听写;读、背小古文,然后站起来抽读、抽背,轮读、轮背。临近期末复习,要集中分类朗读、背诵、记忆,这样效果更好。
2.重点抓背诵过关,比如英语老师做了一张全班的背诵表,背诵了可以在表上盖章,红通通一片,学生很有成就感。数学可以背各种公式,培养数感。
3.扩展阅读内容,比如六年级读一些小散文《宗璞散文》《唐诗素描》等,培养语感,提升素养。
四、一些班级个性化的建议和管理规定
1.时间上有要求。规定学生守时不迟到,以免影响集体学习,如果迟到,请从后门进班,尽量不影响老师、同学上课。班级卫生清扫、物品整理、作为摆放一定在前一天放学完成,绝不在早上还来安排学生清扫、整理、倒垃圾。
2.交作业有方法。早上到班后将家庭作业本拿出放在桌上,不要急着交,便于老师早自习面批,等学生全部到齐后、由组长一次性收取,节省每个学生下位交作业的时间。
3.培养好小干部。教会干部组织学习、读书的方法,按时到位,学生陆续来时,大家自由读书、看书、同学来得差不多了,就按计划齐读。
4.注意激励和评价。丰富早读形式,可以下载不同的轻音乐,提供给学生配乐朗读、诵读,激发兴趣。还可以轮流做小老师带读、分组比赛读、词语闯关等,多角度评价,挑选多位小老师轮流组织早读,让学生有参与感、成就感。
5.进行学生结对。朗读、背诵、听写批阅、题目互批、互助,然后老师及时汇总结对学习的情况,进一步查漏补缺。
短短的晨读时间也有教学的奥秘,老师们的教学智慧无穷无尽。
同年级有十几个班,十几位语文老师,六七位数学老师,他们都教学着相同的内容,但是因为教师的不同,而使得教学呈现出个性化的行为,因为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经验、教学态度加上生源不同、接班的时间不同,更体现出教学上的差异,就更需要每一个老师根据教育的对象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节奏,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如何学习与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一个有几十名教师组成的集体里,要比小型学校里更容易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在大的教师集体里,总有些有经验的教师。但是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是一种创造。”我们常常只是重复着自己固有的经验、方法,而忽视了身边每一个老师都是宝藏,我们需要的就是观察、发现、交流,走进班级了解日常管理、走进课堂感知教学方法、阅读教案反思、学习作业布置与批阅、了解学生的作业质量等等,这就是宝贵的“创造”,拥有这种“创造”意识、“创造”精神,是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