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3
女儿马上6岁,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增加了一些幼小衔接的课程,主要学习一些一年级的内容,可以说开始实质性的接触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阶段了。虽然学习的内容比较简单,但难免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或是粗心大意等原因,在学习上犯一些错误。于是乎,和中国大多数家庭一样,只要涉及到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平时和谐的亲子关系便会变得“剑拔弩张” 。
每次在女儿学习没有达到爸妈的期望时,难免被一顿教育。大人发火,动气伤身,小孩受了委屈,同样表现得委屈难受。但最后,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在书中提到,当小孩表现不好时,尽量不要以发火或训斥来对待孩子的错误,正确的认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错,毕竟,连牛顿动会犯错,何况常人。这样一想,往往就释怀了不少。
1.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天才因为太痴心于某件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犯傻,做些令人发笑或令人生气的事)
2.允许孩子犯错;人的不足是有各种各样的;
3.孩子犯错了,并不是说家长不可以批评孩子,但批评,不一定需要用言语批评的方式;比如,你怎么像牛顿一样,你说这是表扬还是批评呢?
4.家长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比你口头讲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至于偶尔的“过错”给孩子自己及家长带来的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损失,算作培养孩子成长必交的学费,可以换回他的成长、成才、成功。
5.凡出于缺乏经验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