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第十四章读书笔记

1、如何界定心理障碍?

共有七项指标可以说明一个人的心理不正常,主要有如下特征:

(1)痛苦或功能不良

(2)适应不良

(3)非理性

(4)行为不可预测性

(5)非惯常性和统计极端性

(6)令观察者不适

(7)对道德或理想标准的违反

界定变态从以上七个标准来判断。心理变态并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它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罗森汉实验:在“疯狂的地方”,正常的人也很可能被判断为不正常。

2、心理障碍如何分类?

美国精神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TR)分类、描述了200余种心理障碍。

它们可以归为以下的一些大类中:焦虑障碍,心境障碍,人格障碍以及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障碍

3、心理障碍如何产生?

当代心理学家认为精神疾病是各种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交互的产物。

4、焦虑障碍以及相关心理疾病

(1)广泛性焦虑症

当某人在至少持续的6个月的时间里因为非特定的威胁而感到焦虑和担心时,临床学家会将其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病人还应当至少表现出以下症状中的三个:肌肉紧张,容易疲倦,坐立不安,思想难以集中,易激怒或睡眠障碍。

(2)惊恐障碍

病人尝尝在短暂时间内体验到意料之外强烈的惊恐发作,它会伴随有一些焦虑的躯体症状,例如心率加快、眩晕、头昏或窒息感。它并非由情境中的某些具体事物导致。

广场恐惧症与之相关。它是一种在公共场所或者开阔地方停留的极端恐惧。

(3)恐惧症

病人非理性地对一些特定的事物产生夸张的恐惧情绪。它分为社交恐惧症和特殊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某人对将要进入的社交场合预先感受到的一种持久的、非理性的恐惧,他害怕自己做出令人难堪的举动。即使是积极的社会交流也会引起社交恐惧症患者的焦虑。

特殊恐惧症:对一些特殊的物体或情境有恐惧反应,例如非常害怕蜘蛛。

(4)强迫症

病人无法摆脱特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这种强迫观念可能干扰他们的社交和工作。例如:一个患者认为他自己是脏的,这使得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清洗自己想象中的污秽。

(5)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病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产生焦虑状态,通过痛苦的回忆、做梦或幻想,持续地重新体验这些创伤性事件。这些病人可能会同时患有重度抑郁症等其他心理障碍。

(6)焦虑障碍产生的原因

生理原因,潜在精神冲突,条件化的结果,不良认知导致。

当大脑中神经递质GABA的水平降低时,人们通常会出现焦虑的感受。

同卵双胞胎同时患有社交恐惧或特殊惊恐障碍的概率远高于异卵双胞胎,证明了焦虑障碍与遗传因素的强相关性。


5、心境障碍以及相关心理疾病

(1)重度抑郁症

是普通抑郁情绪的加强版。重度抑郁症患者会拥有以下特征:

情绪悲观,食欲显著减少,失眠或睡眠过多,运动迟滞,充满自责,注意力急剧下降,有自杀念头。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重度抑郁症成为威胁各国人民生命的第三大因素(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和腹泻),在中等和高收入国家中则列第一。

(2)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以严重抑郁和躁狂阶段交替出现为特征。

双相障碍的发病率远低于抑郁症。

(3)出现抑郁的原因

生理原因(遗传的高相关性),负面认知(习得性无助,这种行为在动物身上也有体现)。

有关血清素系统的基因会影响个体发生抑郁的概率。短型基因和压力事件过多会使得个体抑郁的概率比其他个体大。

习得性无助标志的三大缺陷:动机缺陷,情绪缺陷(几乎时刻充满痛苦)以及认知缺陷(到新环境中仍不能摆脱过去的错误信念)。

将失败原因归于内部、稳定以及整体性的个体更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从而导致抑郁。

反刍思维也容易导致消极感受,从而诱发抑郁。反刍思维指在感到悲伤时,持续沉迷其中并回想导致这一事件的原因的思维。总体而言,女性更容易产生反刍思维;反之,男性试图专注于其他事情或投入运动来分散对悲伤的注意力。这使得女性出现抑郁症的概率大于男性。


6、人格障碍

(1)边缘型人格障碍

患者因难以控制愤怒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且极不稳定,并且他们有对遗弃的强烈恐惧。

(2)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患者持久的缺乏责任感,不遵守法律,做出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不对伤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有任何后悔。


7、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性障碍

(1)躯体形式障碍

患者有现行医疗条件无法充分解释的身体疾病或疼痛,并且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影响了日常生活

(2)分离性障碍

患者在同一性、记忆或意识整合方面出现混乱。正常人格具有自我在各个方面的一致性和跨时空的同一性,然而分离性障碍的患者却失去了这种同一性。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