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是否天天食咖喱”
“會否做瑜珈”
“是否坐飛毯來的”
“是否恐怖份子”
這是印裔港人Vivek Mahbuhani常常被問及的幾個問題,看到這些問題你或許會感覺到很可笑,但正正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最近一段時間,南亞裔人士在港的犯案趨勢有所上升,導致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對少數族裔發表不少激進言論,讓人難免對他們留下較差的印象,甚至經過重慶大廈都開始退避三舍。
“南亞裔=壞人”這個標籤好像理所應當般出現了,不過先撇開這類極端惡劣的例子,從過去到現在我們對南亞裔人的標籤化印象都一直存在,例如「摩羅差」。
緣由是在英殖民時代,香港警隊因人手不足,從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招募了不少當地人,他們大部分都有宗教信仰,經常以梵語誦讀經文,在港人聽來常有類似「摩羅」的發音,而粵語中常用「差人」稱呼警察,所以出現了以"摩羅差"來代表印度人,但在後期原意被誤會曲解,變成如今低人一等、歧視侮辱的意味。
與其相似的,我們還聽過"鬼佬"(外國人)及"賓妹“(菲傭);若談論民族過於遙遠,在你的學生時代,一定曾經遇見較肥胖的那些同學,被以"死"字頭的外號作稱呼。如今聽來,都十分刺耳。
我的種族不是我的錯
「歧視」這個詞語不管在網絡上或是辭典中都有很全面的解釋,以我的個人理解,是一種對於某一類群體,因缺失某物而受到的不平等對待,而這裏的“物”不僅僅指單純的物質層面。
產生這種差異化態度的原因有兩種,一是和自己不相似,二是刻板印象。
少數之所以稱為少數,是在大多數看來他們比較不一樣,或許是裝扮上、宗教信仰,也可能是價值觀、態度方面。在我修讀大學課程的時候,隔壁班就有來自印度的同學,而我的同班同學恰恰是其室友,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我也問了朋友同樣的問題:「他在宿舍裡會每天煮咖喱嗎?」,朋友在翻我白眼的同時答道:「他煮咖喱很厲害,而且他是吃素的」。
遇到和自己相似度有較大差異的人,心理暗地裡已經產生"恐懼感",擔心他們會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奇怪事情來,先入為主的想法已經在某程度上與其劃清界線。在此基礎上,還受到來自媒體或是他人影響形成的刻板印象,恐慌情緒猶如電影Zootopia裡的食草動物一樣。
在訪談中Vivek說了一句「我的種族不是我的錯」,在刻板印象這一方面,媒體的影響力可謂極大。只要在任何一篇新聞事件的報導中,使用了突出某一族群的字眼,產生的後果可謂"不堪設想",而互聯網時代,為奪眼球的標題黨,拙劣的手法更是層出不窮。
任何種族都不應是一個錯誤,錯的只是你的異樣眼光。
只是看起來不同,不代表我跟你不一樣
這是朋友對Vivek的看法,而作為一個會講廣東話的棟篤笑藝人,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他,連心態也很"香港人"。除去膚色樣貌,Vivek跟普通港人沒有差別,照樣講粗口,照樣視時間為金錢。有時候只是看起來不同,不代表他跟我們不一樣。
但種種以上,是要在你跟他接觸過、交流過才會有的結論。大學時期認識的一位師姐,友人對其評價是"很自我",不只是對每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堅持,還包括對於他人的判斷,比如新認識的朋友,她都不輕易相信別人對新朋友的態度和看法,唯有真正相處過後才作出她自己的評判。
“你打招呼,我哋會應你,其實大家都等緊邊個行第一步”
最近很火熱的綜藝節目「奇葩說」裡面,有一集關於單身的辯論,而蔡康永的這段話也令我印象深刻。並不是想要談論單身的任何事情,是想藉此讚賞這種多元價值觀的建立,及從不鼓吹任何“只有這麼做,才是一個好選擇”的態度。多元的大前提是尊重和包容,同樣地,不是只有退避三舍才是一個好的共融社會,第一步很難走,總有一個人要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