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拜读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收益颇丰。
《一线带班》这本书,是管建刚老师用自己的话说出的教育经验。
在第四章抓作业这一部分,管建刚老师给我们分享了有关抓作业的经验。
有几点印象深刻,下面做一分享。因为读这一章时,正值快要期末考试,觉得里面的“第四问:批改作业注意什么?”使我受益良多。管建刚老师在书中说到:批学生的作业,对的,打个钩;错的,打个叉;半错半对的,钩子上打上一点。还有什么讲究吗?有,作为一线老师的批作业没那么简地。
管建刚老师强调道:(1)要看哪些作业全对,一会儿表扬。(2) 哪些作业有典型问题,一会儿讲解。(3)哪些作业有错但没什么大问题,属于正常出错。(4) 哪些作业的字迹潦草、题目意思没看清楚、出现漏题现象,要找作业的主人“一对一”说明。也就是说,教师批改作业要学会“分析作业”“分析心理”。
此外管建刚老师还分享了:办公桌上要收拾干净,批出来的作业按上面的四种情形,分为四叠,从左到右分别是:要表扬的,典型问题的,正常出错的,一对一说明的。刚开始不习惯,几叠作业会放错,好的放到坏的那里,错的放到对的那里。一段时间后会习惯。批好了,要表扬的作业拍个照,典型问题的也拍个照,做成PPT。拿本子在讲台前举着,后面的学生看不到;举着本子走下去,一本走一圈,十本走十圈,时间不够。条件好的班级里实物展台,作业直接投影,还能拉大,那就不用拍照了。“要表扬的”和“典型问题”一般有关联。 如,表扬答题完整的, 又指出答题不完整的。讲评作业先表扬好的,再是指出不好的:看了不好的,再看好的,好的作业真是好。能在教室里批的作业,尽量在教室里批。教室里批改,学生会围上来看,哪个作业本错得多了,他们会发出惊讶声,惊讶声比老师的批评还有分量。学生的最大痛点不定是来自成人世界,还来自伙伴世界。看到正确率高的,同学们也会发出啧啧声,啧啧声也绝不亚于老师的表扬。课间批改作业,老师在批,学生在订正,那不等于给他们抄答案吗?词语抄写默写、背诵内容抄写默写、名言俗语抄写默写之类的作业,在课间批改,有错的同学可以立马订正。这类作业爱怎么订正就怎么订正。一个课间不可能批好几十个作业本,先批中后等生的。成绩优秀的学生错误很少,订正习惯又好,后批不要紧。抄写、默写作业,课间可以请语文课代表帮忙一起批。老师批中后等学生,课代表批优等生。这还能提高课代表的威信。
作业要“先批后讲”。特殊情况,像要出外开会、参加教研活动,可以“先讲后批”。讲评的时候,学生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改过来的地方画一条小波浪线,表明这道题自己做错了,老师讲后改的,不然学生以为都是自己做出来的,复习时不当回事了。“先讲后批”, 作业本上错误率少了,老师批的速度快了,学生订正的速度也快了,哪怕下午不在学校,“当日作业当日完成”依然可以做到。这一招要少用。 经常使用,后进生肯定不认真,自己做了也是错的,反正老师要讲的,等老师讲了以后再写上去多省事。学生不知道错误有错误的价值。错过了再看正确答案,跟老师讲了答案写一下有很大区别。至少读题能力长进了。有一些同学正确率低的原因是读题能力弱。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题目意思没搞清楚,题目意思理解错了。
管建刚老师的“批改作业注意什么?”给予我批改试卷时一些方法,良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