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之致沅弟(2)【1342】2025-2-22
评点:病不在身而在心
与沈葆桢争江西厘金一事,对曾氏打击颇大。一则沈之行为类似忘恩负义,他心里难受。二则沈官声好,得民心。这种人出来与之作对,在舆情上曾氏占不到上风。三则没有多久,大股太平军从皖南进入江西,江西空前危急,这证明沈截厘金道理充分。三月十八日,曾氏在给老九的信中以伤感的情调写道:“贼之大股已由休南续犯江西,江西万不能支。江省民心本颂沈而谤我,今又因争厘金而意气参商之时,绅民怨我久用江西之厘而不能拨一兵以救援。江西此贼又适由徽境放入,将来谤议之纷腾,正有不堪设想者。”
曾氏由此得了心病。曾氏年谱上说:“户部以江西牙厘之半拨归金陵、皖南大营,以其半留供本省之饷。公以是时金陵未克,江西流寇复盛,统军甚多,需饷甚巨,既恐饷匮以致军事决裂,又以握兵符掌利权为时顾忌,遂有身退之志矣。”
具体表现就是信中所说的告病疏。疏不长,我们全文抄录于下:“奏为微臣身体患病,恳恩赏假一月,在营调养,仰祈圣鉴事。窃臣向患呕吐之症,每发则减断劳,旋就痊可。三月二十二日复行举发,以为旧恙,不甚经意。二十四忽然眩晕,左手左脚疼痛异常,抽瘛chouchi(抽搐)数次,起坐不便,延医诊视,据云肝象血亏,又中风寒,非调理得宜,恐成偏废之症。臣忝绾兵符将近四年,尚未克复金陵,悚仄(惶恐不安)方深,若遽婴疾(缠绵疾病)不能治事,尤增愧憾。幸右手尚能勉强作字,而年未六十,或不至竟成痼疾。惟有仰恳皇上天恩,俯准赏假一月,在营调养,一俟病痊,即当奏明销假。理合附驿驰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曾氏心情恶劣,忽发眩晕,手脚痉挛,应当都是可能的,但之所以奏明朝廷,请假一月,其意不在养病而在其他。这封信上说了两点。还有一点,那就是向朝廷暗示他对江西厘金的处置不满意。这层意思,只能深埋在心里,即便是亲兄弟,也不能挑明。
其实,这用不着挑明,朝廷是知道的,老九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