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婆婆家的土地上,不见稻穗摇曳,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玉米和豆类。会哥,便是在这玉米的滋养下长大,那一碗碗金黄的玉米糊,承载着他的童年记忆,也成为我走进这个家后,最难以忘怀的独特味道。
在我心中,这玉米糊,可比那些有名有姓的特产还要珍贵,它是家的味道,是独属于婆婆家的温情特产。
今天,小雨停了。隔壁家突然有事,公公婆婆和小叔都去帮忙了。我以为昨晚婆婆跟我说的给我煮玉米糊这事就泡汤了,心里不觉有些遗憾。
没想到,准备到饭点时,婆婆回来了,还告诉我说要给我做玉米糊。我惊奇问婆婆,她不是没空吗?婆婆笑了笑说,再没空也要给煮玉米糊给我吃。
我满心欢喜,嚷着要学,便像个小尾巴一样,紧紧跟在婆婆身后,走进了那充满烟火气的灶火间。
只见婆婆从角落里捧出一袋玉米,那玉米颗颗饱满,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土地的馈赠。婆婆将玉米倒入一旁的碾子,随着她有节奏地推动,玉米粒逐渐化作细腻的玉米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谷物清香。
准备妥当,婆婆开始烧水。她将高压锅稳稳架在炉灶上,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不一会儿,锅里便传来“咕噜咕噜”的声响,水开了。婆婆左手拿起一个漏斗,里面装满了碾好的玉米粉,右手则握着一根三叉搅拌棍,姿势娴熟,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她微微抖动左手,玉米粉便如金色的细沙,均匀地落入锅中,与此同时,右手的搅拌棍快速舞动,在水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那是为了防止玉米粉糊底,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一个漏斗的玉米粉很快就抖完了,婆婆双手紧紧握住搅拌棍,使出全身力气,搅动着锅里的玉米糊。她的手臂有节奏地起伏,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随着婆婆的搅拌,玉米糊渐渐变得浓稠,颜色也愈发金黄诱人。
可婆婆并没有停下,她又拿起一漏斗玉米粉,再次重复着刚才的动作。这一次,我更加专注地看着,每一个细节都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看到玉米粉与水相遇的瞬间,看到搅拌棍在浓稠的糊中穿梭,感受到婆婆对这道美食的用心。
两个漏斗的玉米粉都已融入锅中,婆婆也搅拌了许久。此时,玉米糊的香气已经弥漫了整个灶火间,我忍不住说:“婆婆,应该熟了吧。”婆婆却笑着摇摇头,她轻轻盖上高压锅盖,说:“再焖一会儿,这样煮出来的玉米糊更粘稠,更香呢。”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炉灶上的高压锅,想象着揭开锅盖的那一刻,那浓郁的香气会如何扑面而来。
不一会儿,婆婆打开锅盖,一股热气裹挟着醇厚的玉米香瞬间散开。眼前的玉米糊,色泽金黄如阳光,质地浓稠,用勺子轻轻一舀,便拉出长长的丝,仿佛在诉说着它的香甜与软糯。
我盛了一碗,轻轻吹了吹,送入口中。那细腻的口感,香甜的味道,瞬间在味蕾上绽放。玉米糊顺着喉咙滑下,温暖了整个身体,也暖了我的心。这不仅仅是一碗玉米糊,更是婆婆对家人的关爱,是这个家最温暖的味道。
在这个平凡的午后,我在婆婆的指导下,学会了制作这道充满家味的玉米糊。我知道,无论未来走到哪里,这碗玉米糊的味道,都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