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长河不断奔涌向前,历史的车轮从不停止,万物终将归于尘埃。唯有你,千古长存。你书写着历史,承载着文化,传承着思想。你是书籍,你是我心中的白月光,往后余生,我愿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冲淡了一切,却惟独冲不走对书的情有独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了阅读。这种沉浸在书里的静谧时光,让我觉得甚是温暖。
一、关于阅读的记忆
时光将我拉回那个下午,我和两位大学同学从图书馆出来,校园里微风拂面,花香四溢,我们开心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那时,我第一次接触三毛的作品,遂花了一段时间看完了她的所有作品。三毛一生潇洒不羁,又命途多舛,她是一个从未设置过自己的人,她从未想过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她想要成为的从来都是她自己。她曾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我们谈论三毛,谈论她的作品,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其中一位同学的见解深刻独特。她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深。她说小时候和长大后读同一本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小时候不读书,长大后再读书很难对我们的思想有特别大的影响和改变,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可以反驳,又觉得某些事实确实如此,但自己也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我保留了。班上那么多人,她是我特别欣赏的一位女生,思想独立,性格温和,为人善良,自信谦逊。每次讨论课,她的发言都特别接地气,又让人回味无穷。
小时候没读过多少书,长大后读书是不是就失去了意义?以前,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因为自己读完一本书,也只是读完了,感触很深,但我表达不出自己的观点。
记忆里,家里除了学校发的课本和一本新华字典外,便在没有任何课外书。初二那年,学校图书馆开放,课外活动时,我们兴奋地跑向图书馆,里面放了很多书,我们左瞧右看,终于拿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便在那儿津津有味读了起来。第一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两本书是《阿拉灯神丁》和《汤姆叔叔的小屋》。那是我第一次对课本之外的书本感兴趣,我无比震撼又充满幻想。
高中时,无意间读到了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中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幕与仓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勇气。
上了大学,第二次读,为书中主人公未实现的梦想和遗憾惋惜。步入社会后,第三次读,顿时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于终点,而在于沿途的风景,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平凡的世界里有着一群不平凡的人,他们怀着炽热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世界。无论生活多么艰辛,都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更加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这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曾经无数个深夜,那些温暖的文字,青春的热泪滚烫了那些夜晚,炽燃的烟火无边无际,照亮了我迷茫的人生。
二、关于读书的意义
知乎上有个问题,“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最高赞的回答说:“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人生在世,总是免不了会失去一些人、一些东西。但是通过读书获得的知识,谁也没法偷走,它会沉淀在你的骨血之中。有时你以为读过的书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实际上它们仍是潜在的,只需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对于我来说,我始终觉得自己太过笨拙,读过的书都记不住内容,但我很享受阅读的过程。遇见喜欢的书,我会赶紧读,生怕错过自己想看的内容,哪怕熬夜都在所不惜。但有时候遇见特别喜欢的书,读到最后几页,就会放慢速度,生怕故事有了结尾,再也读不到那些牵动我心的文字,所以便舍不得读,最后几页,阅读速度慢了很多。
阅读对我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走入写书人的世界,与写书人为友,细细品味书中世界的美妙之处,这不仅仅能够给我们带来知识的增长,还能给我们的灵魂以温柔的洗涤。
三、关于读书的好处
俗话说:“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的时候是精彩的,是幸福的。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来充实自我,提升自我。
梁晓声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读书能让我们找回勇气。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阅读能够让我们找到安静、提升、启迪和力量。书籍不仅能够给予我们快乐和享受,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并成为更好的人。我们会怀疑自我的过去和这个世界,但书籍会让我们和过去握手言和,会让我们与自我和解,会让我们看到世界的浩瀚。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无论何时何地,书籍都是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在一起,你永远不会叹息”。
古语有云:“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杜元春的父亲对独子疼爱有加,但仍督责倍严,让其闭门读书,足不出户。亲友有时心疼他,责怪杜父过于严格,杜父不以为然,理直气壮地用诸葛亮的《诫子书》来辩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就像曾国藩说的:“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而书卷气是气质的“顶流”,有了她,优雅才会光芒四射,而不是显得做作;飒爽才会利落可爱,而不是变成鲁莽;单纯才能洁净纯真,而不是看上去乏味。
大多数书卷气足的人,都不会太年轻。真正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具备自己的世界观,书卷气会不知不觉流淌出来。
杨绛先生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钱钟书先生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读书未必能给你带来直接的财富或者荣耀,但一定会让你的内心充实。书籍未必能使你在外部光鲜亮丽,却能修身养性,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毛女士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董宇辉说:“读书不一定能前程似锦, 功成名就,但是至少可以让你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说话有德,做事有余。读书不是为了一纸文凭,也不是为了一夜暴富, 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你在未来,能独自度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 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莎士比亚也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
你看,这么多名家都说读书有如此多的好处,我们应该多读书,以此来打破枯燥生活的桎梏,享受自由幸福的人生。
四、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投资
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读书可以跨越时空,与智者谈笑风生,与伟人高谈阔论,它拓宽了我们的生命长度与深度。沉浸在书里,我们可以跨越山河,窥见不一样的世界,经历不寻常的冒险,探索不可思议的未知。
腹有诗书的人,往往能够包容世间百态,明辨是非曲折,忠于真实自我。一个人如果不看书,那么他的价值观就只能由他身边的人来决定,因为他没有别的输入渠道来知晓更多。
饱览群书,是最低成本的投资,他就像一只储蓄罐一样,将你投入的每一份努力,都以另外一种方式归还于你。
世间百态,读一本好书,可以在文字里倾听不同的故事,也可以与相似的灵魂不期而遇。这里有你想要遇见的人,遇到后,你会在心里来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并且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物竞天挥,优胜劣汰,社会竞争激烈,只有终生学习,不断学习,才能不被社会淘汰。读书不是为了其他一切,而是为了让自己内心丰盈。我们要做一个读过书的人,而不是读书人。读过书的人能精读且通透,将书籍中的精华吸收,并加以运用。所以我们要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五、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仔细回想,我真正开始大量阅读是在大学。图书馆里,那么多书籍,随时都能让我驻足。我不知道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我只是喜欢读那些文字,作品中的一两句话,能让我思考良久,我觉得那就是我心中所想。于是,我不停地看书,看文学,看哲学,看小说,看一切能让我静下心来的东西。书中有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感悟,我和他们心系一起,自由畅游。我跟着书中,去过一些特别值得去的地方。我跟着书中主人公大哭,憨笑,思考,反思,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我觉得真是尽兴。
尽管这些书,这些路,可能与我的未来无关,但是他们教会了我思考。也许未来,我仍然一无是处,甚至一无所有,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种精神,它能滋养我的灵魂,与前途无关,与财富无关,与他人无关。
何其幸运,上大学时图书馆里那么多书,它们曾经成了我的精神食粮,丰富了我的生命。很多时候,我觉得书中的那些文字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我的心情。有时我觉得那些文字就是我想说的,但我又表达不出来。所以,我更加喜欢这种自己的感觉被精确表达出来的感觉,所以,一直以来,我仍坚持阅读。
未来,我将带着“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精神,坚持不懈走下去。
很多时候,我早已丢失了初心,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幸好,文字让我找回了初心,我觉得自己很富足,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一切。除此,它还指引着我去规划接下来的人生,让成长有迹可循。
文字是我生命里的一束光,它让我在浮躁时变得平静,在慵懒中找回正能量,在蹉跎岁月中静待美好,闲时手捧一本书,微风拂过,吹响面前的书页,快速进入文字之旅,那便是最幸福的时光。
阅读之路遥远而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始终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愿我们爱上阅读,享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