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卷第二百唐纪十六,永徽六年(655)十月至龙朔二年(662)七月,共6年10个月
武氏晋升皇后,太子李忠主动退位
【原文】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
永徽六年(乙卯,公元655年)
冬十月己酉,下诏称:“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
许敬宗奏:“故特进赠司空王仁祐告身尚存,使逆乱余孽犹得为荫,并请除削。”从之。
乙卯,百官上表请立中宫,乃下诏曰:
“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壸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丁巳,赦天下。
是日,皇后上表称:“陛下前以妾为宸妃,韩瑗、来济面折庭争,此既事之极难,岂非深情为国?乞加褒赏。”
上以表示瑗等,瑗等弥忧惧,屡请去位,上不许。
十一月丁卯朔,临轩命司空李赍玺绶册皇后武氏。是日,百官朝皇后于肃义门。
故后王氏、故淑妃萧氏,并囚于别院,上尝念之,间行至其所,见其室封闭极密,惟窍壁以通食器,恻然伤之,呼曰:“皇后、淑妃安在?”
王氏泣对曰:“妾等得罪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又曰:“至尊若念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乞名此院为回心院。”
上曰:“朕即有处置。”
武后闻之,大怒,遣人杖王氏及萧氏各一百,断去手足,捉酒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而死,又斩之。
王氏初闻宣敕,再拜曰:“愿大家万岁!昭仪承恩,死自吾分!”
淑妃骂曰:“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由是宫中不畜猫。
寻又改王氏姓为蟒氏,萧氏为枭氏。武后数见王、萧为祟,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己巳,许敬宗奏曰:“永徽爰始,国本未生,权引彗星,越升明两。近者元妃载诞,正胤降神,重光日融,爝晖宜息。安可反植枝干,久易位于天庭,倒袭裳衣,使违方于震位!又,父子之际,人所难言,事或犯鳞,必婴严宪,煎膏染鼎,臣亦甘心。”
上召见,问之,对曰:“皇太子,国之本也,本犹未正,万国无所系心。且在东宫者,所出本微,今知国家已有正嫡,必不自安。窃位而怀自疑,恐非宗庙之福,愿陛下熟计之。”
上曰:“忠已自让。”
对曰:“能为太伯,愿速从之。”
西突厥颉苾达度设数遣使请兵讨沙钵罗可汗。
甲戌,遣丰州都督元礼臣册拜颉苾达度设为可汗。礼臣至碎叶城,沙钵罗发兵拒之,不得前。颉苾达度设部落多为沙钵罗所并,余众寡弱,不为诸姓所附,礼臣竟不册拜而归。
中书侍郎李义府参知政事。义府容貌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狡险忌克,故时人谓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谓之李猫。
显庆元年(丙辰,公元656年)
春正月辛未,以皇太子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皇后子代王弘为皇太子,生四年矣。
忠既废,官属皆惧罪亡匿,无敢见者。右庶子李安仁独候忠,泣涕拜辞而去。安仁,纲之孙也。
壬申,赦天下,改元。
二月辛亥,赠武士彟司徒,赐爵周国公。
三月,以度支侍郎杜正伦为黄门侍郎、同三品。
夏四月壬子,矩州人谢无灵举兵反,黔州都督李子和讨平之。
己未,上谓侍臣曰:“朕思养人之道,未得其要,公等为朕陈之。”
来济对曰:
“昔齐桓公出游,见老而饥寒者,命赐之食,老人曰:‘愿赐一国之饥者。’赐之衣,曰:‘愿赐一国之寒者。’
公曰:‘寡人之廪府安足以周一国之饥寒?’
老人曰:‘君不夺农时,则国人皆有余食矣。不夺蚕要,则国人皆有余衣矣。’
故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今山东役丁,岁别数万,役之则人大劳,取庸则人大费。臣愿陛下量公家所须外,余悉免之。”上从之。
【原文华译】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
1 冬,十月十三日,皇帝下诏称:“王皇后、萧淑妃密谋下毒,废为庶人,她们的母亲及兄弟都除名,流放岭南。”
许敬宗上奏:“故特进、追赠司空的王仁祐(王皇后父亲)告身还在,使逆乱余孽还能得到荫官,并请除削。”高宗听从。
十月十九日,百官上表请立中宫,皇帝下诏说:
“武氏门第显赫,功勋彪炳,出身高贵,之前以才干和品行得以选入宫中,誉满宫闱,德被后庭。朕在做太子时,得到先帝慈爱,常得待从左右,朝夕不离,武氏在后宫之内,一举一动都躬身自省,周旋于嫔妃之间,从未与人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先帝全都看在眼里,每每赞赏感叹,于是将武氏赏赐给朕,就像当年汉宣帝立王政君为太子妃一样,可立为皇后。”
十月二十一日,赦天下。
当天,皇后上表说:“陛下之前要封妾为宸妃,韩瑗、来济当面争执,坚决反对,这是极难做到的事情,如果不是深情为国,岂能如此!乞请陛下对他们加以褒赏。”
高宗把奏表出示给韩瑗等人看,韩瑗等更加忧惧,屡次申请辞职,高宗不许。
十一月一日,皇帝临轩,命司空李勣携带玺绶,正式册封武氏为皇后。当天,百官在肃义门朝见皇后。
故后王氏、故淑妃萧氏,都囚禁于别院,高宗曾经想念她们,私下走到关押她们的地方,看见囚室封闭极密,只在墙壁上挖一个洞以递送饭菜,恻然伤感,呼唤说:“皇后、淑妃安在?”
王氏哭泣回答说:“妾等得罪为宫婢,哪能还有尊称?”又说,“至尊如果还念旧情,让妾等能再见日月,乞请改名此院为回心院。”
高宗说:“朕即刻就会处置。”
武后听闻,大怒,派人杖打王氏及萧氏各一百棍,砍断手足,泡在酒甕中,说:“让这两个老太婆骨醉!”数日而死,又将尸体斩首。
王氏刚听闻宣敕,再拜说:“愿皇上万岁!昭仪承恩,死自然是我的本分。”
淑妃骂道:“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来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我要生生扼死她的喉咙。”由此宫中不养猫。
不久,又改王氏姓为蟒氏,萧氏为枭氏。武后数次看见王氏、萧氏的鬼魂,被发沥血,就像死时的样子。后来徙居蓬莱宫,又见到,所以多在洛阳,终生不回长安。
十一月三日,许敬宗上奏说:
“永徽初年,国本(指武则天的儿子李弘)还未出生,暂时引导彗星(指太子李忠),让他越升超过日月。现在皇后正位,嫡子现身,日月更加光辉,之前的残火余烬,应该让他熄灭,怎能让枝叶和树干颠倒,彗星和日月易位于天庭;上衣和下裳反穿,太子不能正位呢!又,父子之间的事,别人不好讲话,我说这事,可能冒犯龙鳞,遭到严厉的处罚,把我的肉煎成膏油,把我的身体投进鼎中烹煮,臣也心甘情愿。”
高宗召见,问他,许敬宗回答说:“皇太子,是国家的根本,根本未正,万国无法归心。况且,现在的太子出身微贱,如今知道国家已有正宫嫡子,必定心中不能自安。窃取大位,而心怀自疑,恐怕不是宗庙之福,愿陛下仔细考虑。”
高宗说:“李忠已经主动自让。”
许敬宗回答说:“他能为太伯,希望陛下赶快听从他。”(周朝时的吴太伯,主动让位。)
2 西突厥颉苾达度设数次遣使请兵讨伐沙钵罗可汗。
十一月八日,派丰州都督元礼臣册拜颉苾达度设为可汗。元礼臣抵达碎叶城,沙钵罗发兵拒阻,无法前进。颉苾达度设部落多被沙钵罗兼并,余众寡弱,诸部落都不归附他,元礼臣竟无法完成册拜任务而返回。
3 中书侍郎李义府参知政事。李义府容貌温恭,与人谈话,必定嬉怡微笑,而狡诈阴险,猜忌恶毒,所以时人称李义府笑中有刀;又因为他外表柔和,而能出手害人,称他为“李猫”。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
1 春,正月六日,罢黜皇太子李忠,封为梁王、梁州刺史,立皇后的儿子、代王李弘为皇太子,本年四岁。李忠既废,官属都惧罪逃亡躲藏,没有人敢去见他。唯独右庶子李安仁等候与李忠辞别,泣涕而去。李安仁,是李纲的孙子。
2 正月七日,赦天下,改年号为显庆。
3 二月十七日,追赠皇后的父亲武士彟为司徒,赐爵周国公。
4 三月,任命度支侍郎(掌财政)杜正伦为黄门侍郎(皇帝近侍)、同三品。
5 夏,四月十八日,矩州人谢无灵举兵造反,黔州都督李子和将他讨平。
6 四月二十五日,高宗对侍臣说:“朕思考养民之道,还不得要领,你们给朕说说。”
来济回答说:
“之前齐桓公出游,见一个饥寒老人,命令左右赐给他食物,老人说:‘希望能给全国饥饿者赐以食物。’
齐桓公赐给他衣服,老人说:‘希望赐给全国受冻者衣服。’
齐桓公说:‘寡人的仓库怎能足够供应全国之饥寒!’
老人说:‘君王不夺农时,则国人都有余粮了;不夺蚕要,则国人都有余衣了!’
所以君王养民,在于减少征役而已。如今在山东服徭役的男丁,每年都有数万人,服徭役则人民太劳累,交钱雇人服徭役,则人民太破费。
臣希望陛下衡量一下,除了公家所必需的以外,其他的全部裁减。”高宗听从。
【学以致用】
这一篇思考几点
01,是老板养员工,还是员工养老板啊?
这里面有先后顺序的问题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里面同样有顺序问题
你是先取,然后才能去用
如果让老百姓耽误了农时,没办法经营,腰包里面没有钱,饭都没得吃了,请问你又怎么取呢?没得取,又拿什么来养呢?
还有,养哪些人呢? 是全体全国百姓的无差别保障?还是养某一小部分人呢?....
来济的这段话值得思考。
02,不做什么,有时比做什么更好
这里有两层思考
1是领导者越干越起劲,欲望越来越大,公司在不断扩张中走向消亡。(就像树木一样,只想着往上生长,忽略了根系的巩固,员工、机制、产品等都属于根系)
2,领导者如果忙的抽不开身,就得想想是不是陷入在战术层面了。 这就会导致战略层面的思考时间减少。
这会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领导者的忙碌会让团队很“闲”,或者无形中逼着他们做无用功,没有机会去发挥创造力。
团队如果失去了创造创新的能力以及热情,那么,整个组织就会腐朽的非常快,暮气沉沉。
03,说说许敬宗的发言
看他的发言,让我想到当下的某些著名“专家”,某某“首席”
看这类语言,真是忠心满满
但是,心不正,也不中啊。
他在用看似很正当很忠诚的语言来影响领导者。当今的某些“专家”“首席”不一样在影响如今的领导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