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优中选优,讲求质量,不能降格以求”,指出“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是第一位的”。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坚持标准条件,严把入口关,确保人选质量,防止“带病上岗”。
加强政治素质考察严把政治关。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必须坚持把政治把关作为第一位任务。出台政治素质考察意见,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细化标准,进行画像式考察。创新政治表现要问、政治认知要谈等“六要措施”,在年轻干部育选管用全过程使用政治表现负面清单,通过正反比对、相互印证,考准考实对党忠诚、理想信念等13个方面政治表现。注重政治表现立体式把关,充分征求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部门等方面意见,综合分析把握年轻干部政治表现,坚决把政治上不合格的人特别是两面人挡在门外,切实做到首关不过、余关莫论。
广泛听取乡语口碑严把品行关。干部要德配其位、才配其位,有才无德不可用,德才兼备堪大任。坚持把品行作为年轻干部选拔硬标准,明确识别重点,在为人品德、工作大德、为民公德、生活私德中,看干部为人是否走得正行得端、处事是否公平公道正派、为民是否真心热心诚心、生活是否检点洁身自好。健全完善识别机制和办法,通过近距离“看”,到基层干部群众中“问”,在乡语口碑中“听”,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年轻干部品行,切实做到在大事上看德、在小节中察德。
精准识别现实表现严把能力关。年轻干部要有与履职尽责、堪当重任相匹配的能力。坚持以考准考实工作实绩为重点,通过一贯表现“查一查”、急难险重“考一考”、群众威信“评一评”,摸准摸实摸透干部推动发展的改革攻坚能力、应对重大考验的应急处突能力、处理棘手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等七种能力。加强动态分析研判,综合运用年度考核、专项考核、领导班子建设调研等结果,横向比较看差异,纵向分析看变化,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干部能力表现,把能扛事、善尽责、办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选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选拔出来了,就要培育好、管理好,越是重点选拔的越要重点管理,越是有培养潜力的越要严格要求,决不能选了任了就放之不管”。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好比制陶烧瓷,坏坯子烧不出好瓷器。必须长期坚持严的主基调,从严从实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用好经常谈话提醒“良药”。谈话提醒是实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第一种形态的最初手段,是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中的第一个关口。坚持预防在先,建立实行勤政廉政集体谈话制度,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年轻干部“三必谈”,及时掌握思想状况,教育年轻干部时刻牢记“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的谆谆教诲。
扎紧管理监督制度“笼子”。制度是从严管理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注重健全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各项制度,织密从严管理监督年轻干部制度体系。探索组织部门加强政治监督有效措施,引导年轻干部把讲政治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时刻牢记“五个必须”、坚决杜绝“七个有之”。严格落实函询、诫勉、个人事项报告、“凡提四必”、廉政意见“双签字”等制度,防止年轻干部“前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运用典型案例和反面教材,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让年轻干部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