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认为:一切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小时候,我们可以在父母亲人的庇佑下生活,即便投入很少劳动也能生存。但当我们慢慢长大,就要逐渐自立,建立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哲人说,一个个体想要社会上生存,就不得不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即人生课题。它们可以分为“工作课程”“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三类。
真正厉害的人,都应该是能处理好这三类课题的人。
事实上,这世上不存在单独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
就算一个作家独自在书房写作,构思、打字、整理等都由自己独立完成,也依然需要有编辑、印刷人员、图书销售商及搬运工的协助,才能使作品最终出现在人前。
我们在工作中要面对的人际关系,是门槛最低的。就算合作双方并不投缘也不妨碍缔结关系,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然后在工作结束或者下班之后,变回他人关系。
因为这种关系相对薄弱,单方面便可结束,所以在此阶段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人,就很容易独自感伤,甚至逃避社会、自闭等。
比如,我们为了找工作投了很多简历、参与多次面试都未得到录取,自尊心会受到很大伤害,进而怀疑工作的意义;
或者无力平衡工作中的各种关系,被同事排挤、歧视;或因自已的失误而给公司带来较大的损失等,会自觉前途陷入一片黑暗,再无勇气面对工作环境与工作伙伴。
这些情况,虽然都因工作而起,却都不出自工作本身,而是难以承受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问题,畏惧被他人贴上“没有能力”或“不适合这份工作”的标签,更畏惧内心里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尊严受损。
所以,就会有人选择逃避,不愿出去工作,不愿与人打交道,把自己封闭起来,独居一室,孤独寂寞。
人,不可能离开各种关系独活于世。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只有处理好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人性的成熟。
要处理好这些课题,虽然需要智慧和技巧,但最重要的是要先认清决定这些关系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已。
一切人际关系的烦恼,都源于自身,这就是关系中的“目的论”。
假设你讨厌一个人,如果认为是对方身上的缺点使你无法容忍,那你就错了,实际是因为你先有了“要讨厌TA”的目的,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例如你的婚姻破裂,便上溯至父母婚姻的问题,那就错了,你只是想为自己不能经营好一段关系找个借口,上辈的不和便由此背锅。
世界的安全与危险,对方是朋友还是敌人,根本上全在于你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不在于环境和关系给予了我们什么,而在于自已到底想要什么。
法国作家萨克雷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着你哭。
用美好的心情和善良态度看世界,你就会发现世界原本美好;你的心态改变,世界也会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