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至今,今天是第一次捧起这本书,已经看到了第13章了,还剩7章。第14章:怎样让好习惯不可避免,坏习惯难以养成。
这一章最重要的三点总结如下:
第一,创建承诺机制.
举例雨果写《巴黎圣母院》的例子。雨果的交稿期限一年,但一年后什么都没有写成,出版商延长半年的期限让他继续创造,这次雨果让助手把所有的衣服放到一个大箱子里,箱子锁上,他只有一件披风用。就这样他减少了出门应酬的时间,在半年期限到达之前写完了《巴黎圣母院》。
这种对自我的承诺机制可以运用在生活中。
如:我存在的问题有,
1. 浪费食物
运用承诺机制解决:用有封条的小包装袋包装食物,写明日期后放入冰箱。
避免摄入更多卡路里:可以配备小碗作为餐具。
2. 晚睡
和手机隔离,先从提前十分钟做起,过年期间比较“宠爱”自己,睡觉前手机没有限制,今天开始可以从十点四十起,让手机放到床对面的桌子上,远离自己。准备拿起床头柜上的书阅读10分钟,从十分钟做起。
3. 每日事务抓不住重点
写出来。先从两件做起。把这最重要的两件事排上日程,推进。
4、对练习一副好身材感兴趣,但又拖延,不去寻找瑜伽机构。
明天去一家瑜伽机构看看。
5、对社交媒体的时间投入无底线。
我的微信上有孩子班级的群和培训机构的群,无法做到完全的舍弃。但我可以减少看微信朋友圈、订阅号文章的时间。
引用书上原话:“一般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平均耗费两个小时。你可以想象一下每年多出的600小时可以做多少有意义的事!”
第二,选择战略性的一次性决策。
举例在帕特森那个年代没有收音机,不能跟踪收银记录,帕特森的经营生意很好但赚不到钱,明显店员有偷盗现象。一位叫里蒂的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收银机,帕特森自从是用这台机器后收益大增。就在这个时候他做了一个重要决策:改变经营方向,买下了里蒂的专利权,开了国家收银机公司,公司成了当时最成功的企业。
像这种战略性的决策在我的生活中出现的一次是十几年前的买房,当时孩子他爸的决策非常英明,房价早已翻三倍不止。我们现在卖掉这个房子可以重新选购一间更满意的大房子。
第三,让技术为自己服务,利用技术让生活自动化
我每月的个人医疗保险经常忘记交。我可以利用两银行的APP设置好预约转账。
未来的基金定投也可以设置成预约转账。
孩子的微信、qq密码都保存在我这里。可以每周六登陆,周日收回。电视遥控周一回收,周六放到茶几盒子里。
回顾前面的内容,让我印象最深的信念就是,把想做你的任何事情,先从做到2分钟开始。
“几乎任何宏达的人生目标都可以转化为两分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