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简介:职场女孩(苏瓷)刚毕业进入职场,总是消极排斥新的环境,习惯性的让 周围的人忘记自己的存在,而职场里更多是需要沟通工作,自己明明是一个患有社交 恐惧症的人,还是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一个精神分裂者,一边要压抑着自己悲观的情绪 和想法,一边让自己看起来开朗活泼人见人爱,慢慢的变成了一个阳光型的抑郁症患 者。
角色:苏瓷 苏瓷母亲 梁燕 于思阳 主管 客户
旁白:我在哪里为什么我感觉我在下坠,为什么我的周围都是黑漆漆的海水,我好想 往上游,可是水面真的好吗?我很恐惧,害怕,不知所措,我讨厌周围的丑恶的嘴脸, 我讨厌这样的自己,我为什么还要往上游,就这样坠入深海,好像也不错。
第一幕
( 中午在办公楼的拐角处,有两个人在说悄悄话)
梁燕:诶,新来的实习生怕是在幼儿园过来的吧,就没有见过这么变扭的人,又丑又 蠢,活着都是在浪费空气,她是靠什么活到现在的呀!
于思阳: ( 噗呲笑道)还真是,就连发个淘宝链接都不会,还敢发个截图出来,没把 人笑死。
梁燕: ( 烦躁的语气)叫她做点东西都做不好,都不知道是不是走后门进来的。
于思阳:这周我们部门不是有聚会吗?叫她吗?毕竟她也是我们部门的新人。
梁燕:叫她做什么,上个月就是她在拖累我们团队的业绩,才没有拿到第一团队的, 叫上她,像她这么阴森的人,只会让我们玩的不开心。
于思阳:这样不好吧,毕竟同事一场。
梁燕:谁管她呢,反正她又不在群里,不告诉她又怎样。
于思阳: ( 看了一下手表)都已经 1 点钟了,要回去补一下觉,下午还要上班呢! ( 两人离场)
下一个楼层拐角处,苏瓷紧紧的握住手机,手上还提着一份面包)
旁白:原来自己只是别人的负累。 ( 下班之后,于思阳走过来)
于思阳:小瓷今晚我们聚会,你要不要来。 苏瓷:不了,思阳姐,我今晚要搬家,可能没有时间,你们去玩吧,记得玩的开心一 点哦。 于思阳:好吧,你不去太可惜了。
第二幕
(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手机铃声音乐响起,看着屏幕显示的是妈妈)
苏瓷:喂,妈妈,怎么打电话给我了。
苏瓷妈妈:你最近的工作怎么样,还可以吗? 苏瓷:还可以呀,同事之间相处的挺好的,前天还一起聚餐呢! ( 心里在苦笑)
苏瓷妈妈:那就好,苏瓷你已经不小了,也该稳定一点了,你看隔壁间王阿姨家的孩 子,毕业没多久就买房买车了,你也该努力点了,妈妈和你爸养你们几个大学生不容 易。
苏瓷:嗯,我知道了。 妈我还有一些工作上的东西,还没有做完,我先挂了,有空再 聊。 苏瓷妈妈:那好你先忙。 ( 苏瓷紧握手机,无力的躺在出租屋的地下,哭了起来,只有此刻她才觉得自己是一 个人)
第三幕
主管经理:苏瓷这个客户由你来跟,你的声音好听,用电话跟客户聊,约客户上门这 些会吧,毕竟不是刚进来的新人了。 ( 把客户的联系资料放下) ( 苏瓷看着客户资料,之前已经有很多的人联系过,都没有拿下这个客户,拿起工作 手机开始拨通) 那边声音响起:哪位
苏瓷:你好,我是 xx 公司的,之前有联系过你的,你这边还有印象吗?
客户:哦,原来是你们呀! 不过你的声音还是挺好听的,小妹妹,刚毕业没多久吧。
苏瓷:您这边的项目已经搁置很久了,您这边想要什么时候启动呢?
客户:不急,小妹妹有没有兴趣,出来喝一杯呀!我知道你们公司,离我现在这边不 远,只要我开心了,合作嘛!好说。
苏瓷: ( 手在抖,心里在排斥)我们只是打工的,只是为了工作。
客户:我的项目十几万,你的提成也有几万块,小妹妹你要想清楚。
苏瓷:那我没有什么和你好谈的。 ( 苏瓷挂掉电话,转身看见主管在身后看着自己)
主管:苏瓷你进来一下。 ( 磕磕,等到回应之后推门而进)
主管:苏瓷你有带脑子上班吗?你刚才那是跟客户说话的态度吗?你知道这个单子签 下来,先不管公司,你自己的提成有多少吗?相当于你现在工作一年的工资。
苏瓷:我 ….. ( 最后苏瓷在主管的谩骂声中提出离职)
第四幕 ( 走在路上,打通电话)
苏瓷:妈,我又离职了。
苏瓷妈妈:你怎么又离职了,你说你怎么这么没有用,你哥说你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你就是心太大了。 ( 听着母亲的责怪声,看着周围的人,都开始变得多重人影)
( 一直面无表情,回到出租屋,来到厕所,打开花洒,无助的坐在地上闭上眼睛睡着 了) 旁白:现在的自己好像在大海深处,已经没有力气挣扎,一直往下坠,竟然一个可以 帮自己的人都没有,好像在这样的黑夜了死去,好像也不错,睡着了应该可以忘记一 切吧,睡吧,睡着一切都不在了,梦里都是好人好事。
( 早上一切正常,手机上的闹钟依旧响起)
初入社会的成年人生活都是要经历过荆棘丛林的,在行走的过程被现实扎的千疮百孔也要砥砺前行,时间不会给我们犹豫的机会,只会推搡着你前行,一帆风顺的生活寥寥无几,学会忘记一些痛苦,模糊掉很多不值得记忆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走下去,生活本就不容易但是我们还依然活着。
活着是需要勇气的,还需要克服从中得到的痛苦,生活十有八九是悲的,如果某天某月突然遇到那一些许小确幸,我们应该学会感恩那一点甜,只有学会坦然面对狼狈的自己,才能释怀曾经遇到过的种种苦难,我们不必感怀曾经遇到的恶心事,因为那些都是我们想要忘记的深刻体会,学会忘记,学会释怀才是人生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