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春秋杂谈第001篇,首发公众号”文史纵横“!
严格来讲,郑桓公并非春秋时代之人。因为春秋始于平王东迁,而郑桓公早在在镐京之乱中已经陪着幽王殉国了。不过我们谈论春秋的历史,则必须从郑桓公开始,因为他就是那个拉开春秋大幕之人。
01.周王少子
郑桓公名友,又称多友,王子友,多父和桓友,是周厉王少子、周宣王之弟,至于是同母弟还是庶弟无从考证。郑桓公生年不详,不过因为周厉王死于公元前828年,所以其生年不会迟于公元前827年,又因史书明确记载其死于镐京之乱,即公元前771年,所以其享年应超过56岁。 王子友早年的事迹,在史籍中不见记载,不过从他能够获封郑国这一事实来看,他跟父兄的关系应该不差,而且极有可能为周王朝立下过赫赫战功,因为到了西周末年,可供分封的土地已经极少,类似分封并不多见,且后无来者。
上世纪80年代,在陕西长安县出土了一件铜鼎,上有二百七十九字铭文,铭文中多次出现“多友”两个字,所以被称为“多友鼎”。经专家考证,该鼎铭文记载了郑桓公早年率兵迎击进犯周境的北方部族猃狁,并取得重大胜利。具体时间约为周宣王十六年(前812)至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之间,此时郑桓公年纪在二十七岁左右。
02.开国之主
因为战功,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王子友被分封于郑,建立了郑国,此后被称为郑伯友。郑国最初的封地是镐京附近的郑地,也就是今天陕西华县境内。华县位于西安以东90公里处,此地远在商朝时就被称“郑”,而“郑”的本意,据东汉时《释名》解释为“郑,町也,其地多平,町町然也”,《辞海》释“町町”为“平坦貌”。今华县一带正位于渭河之南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坦荡无垠,这可能是它被称为“郑”的原因。西周王朝建立后,因为这一带因距都城丰镐不远,属畿内之邑,古书《竹书纪年》记载郑地于周穆王时曾一度为都。
另外,从“郑”这个字的字形上看,是祭祀附近的一个邑,而且“郑”在卜辞中写作“奠”,“邑”旁是成为地名后加上的。“奠”在卜辞中是祭祀的酒器,后来又表示祭祀的行为,所以这个郑地好像和祭祀有很大关系,很可能是商周王朝举行祭祀活动的一个地方。
郑桓公受封建郑国后,居棫林,棫林后又改称咸林,位置在今华县境东北,大体方位约在今毕家乡与下庙镇相交毗邻之处,后又将都城迁至“拾”地,今毕家乡仍有拾村,很可能即为此地。作为郑国的第一任国君,郑桓公励精图治三十多年,深受人们爱戴。《史记》记载:
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
03.王朝重臣
公元前774年,在西周帝国灭亡的前夕,因为其治理郑国之功,郑伯友又担任了周王室的司徒,成为六卿之一,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工作。考虑到此时周王朝正处于大厦将倾之时,郑伯友此时“蕃为司徒”,这份工作应该有相当的挑战性,不过他还是干出了很好的业绩,《史记》有载:
幽王以为司徒。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间,人便思之。
虽然郑伯友很能干,但有句话叫独木难支,看着内忧外患的王朝即将,他的内心一定是苦闷甚至是绝望的。《诗经》中有一篇叫《小明》诗,其第三节内容如下: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念彼共人,兴言出宿。岂不怀归?畏此反覆。
可以看到,此诗是一位长期奔波在外的官员自诉情怀之作,诉说他长年行役久不得归,事务缠身忧心忡忡一种状态。有人附会此诗郑桓公写给夫人的信,虽然这个观点很牵强,没有明确证据,但是此诗用来描写郑伯友这个阶段的心理状态,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04.郑国东迁
常言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周幽王时代的西周王朝就是那堵危墙。如前所述,郑伯友对此应该是深有感触,既然他不能力挽狂澜,便只好为自己和郑国考虑出路了。《史记》有一段经典对话,如下:
(郑桓公)为司徒一岁,幽王以襃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於是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
对话内容大致是郑桓公向太史伯请教“逃死”之策,太史伯给出了东迁的策略和逻辑,虽然郑桓公自己也有各种考虑,但他最后还是听从了太史伯的建议。公元前772年,郑桓公奏请周幽王获准东迁后,向虢、郐两国贿赂金银财宝,携其家属及臣民,仆役、商人告别经营了三十五年的棫林,东徙其民至洛东。
05.国破身死
周幽王十一年,即公元前771年,申侯因周幽王废黜自己的女儿王后、外孙太子姬宜臼,而改立褒姒母子为王后和太子之事,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犬戎攻陷镐京,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郑伯友也一同被杀。在刀光剑影中,西周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
因为镐京之乱,郑桓公的东迁大计只完成前期的搬迁工作,但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初期的战略转移,这已经证明他的超前眼光和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更体现了他非同寻常的政治手段。
对于郑伯友是否在镐京之乱中殉国,史学界有不同意见,有人考证他在平王东迁后还率军攻打过一些小国。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一个重要的证据是他死后葬于郑国故地,而不是东迁后的郑国,历史上很多典籍对其墓葬都有记载。
上个世纪初,《重修华县县志稿》记郑桓公墓在今西关一天门西旁,仅余土冢,旁有大树一。新中国成立后,郑桓公墓得到妥善保护,2008年9月郑桓公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郑桓公姓姬不姓郑,而且其后四百多年的郑国国君也都姓姬,但现在郑桓公还是成了天下郑氏子孙公认的太始祖,而华州也成为天下郑姓发源地,每年都会组织祭祀大典。
06.忠臣还是大盗?
郑伯友死后谥号为“桓”,后世称其为郑桓公,谥法中“桓”的标准如下:
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
可以看到,谥号“桓”大多跟武功有关,得封的君主多是开疆拓土者。从这个角度考虑,郑桓公得封“桓”公是对其早年抵御外辱以及建立郑国功绩的认可。郑桓公早年有战功,治理郑国有方,在周为司徒干的也很好,最后最后还陪周幽王殉国,杀身成仁,可以算得上“周宗忠贤”了。
不过,如果我们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在西周王朝危亡之际,他为求自保谋划“逃死”之策,并且利用职权完成了东迁,对西周王朝而言,算是逃跑主义,是实打实的卖国之举,可为什么后世对郑桓公褒多贬少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周幽王实在太过昏庸,郑桓公的“逃死”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他最后又陪着幽王殉国,算得上死得其所,所以后人谅解了他的逃避主义;第二是因为郑国东迁计划得到成功执行,进而使得郑国迅速崛起,并且成为东周王朝的支柱,而历史是由胜利者写就的,所以就算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也都淹没在他后世子孙的歌功颂德声中了。
07.如果是周王会怎样?
如果郑桓公不仅仅是郑国国君,不仅仅是司徒,而是周王朝的王,西周王朝的命运会怎么样?当然,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假设,因为郑桓公是周王少子,在严格的周礼制度下,是不可能成为周王的。不过,假设郑桓公和周幽王换一下身份,他可以力挽狂澜吗?
我个人认为是有这种可能的。毕竟,作为王子他可以率军御敌,作为一国之君和王朝重臣可以得到人民的爱戴,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以超一流的眼光对天下大势进行预判,虚心采纳合理的战略,并且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将战略进行执行。他能文能武,有眼光有决断,也有足够的手段,如果他的身份是周王,而不仅仅是一个小国封君,他的舞台和空间会更大,也理应取得更大的成就。
不过历史不容假设,只能让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