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洛阳城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小时候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我就喜欢上了这首诗,也正因为这首诗,我对秋风中的洛阳城,有了一种特别的偏爱之情。
我出生在洛阳郊区的一个小山村,离洛阳城有三十多里地。秋风一吹,家乡的整个山坡就成了一幅水彩画。白色的棉花,金色的芝麻,绿色的红薯叶,黑色的绿豆荚,红枣红柿子,黄豆开黄花,这些东西五色交错,杂乱纷呈,让人眼花缭乱。
秋天也是最忙碌的,收割,晾晒,翻地,播种,人人都忙的脚打后脑勺,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
第一次进城,是在一个秋后。我随着三舅去洛阳卖洋葱,洋葱怎么卖的,我早已忘记,只记住了第一次喝牛肉汤时的情景。啃着金黄色的烧饼,听着头顶上金黄色的树叶哗啦啦的鼓掌声,我一口气将汤喝了个碗见底儿。看着别人还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我顿时有了一种猪八戒吃人参果的感觉——没有品出味道。听说还能免费添汤,我很是惊异,赶紧又去添了一碗,狗模狗样地坐下慢品。吃饱,看着升腾着热汽的汤锅,我隐隐产生了一点向往城里生活的情愫。
参加了工作,单位离洛阳市区有二十多里,只通一路公交车,总是人满为患,每挤一次公交都是一场大战。但我还是乐此不疲地常带着孩子进城去逛。
我们喜欢去的地方是隋唐植物园。植物园建在隋唐城遗址之上,占地近3000亩,园内植株众多,造型各异,亭台楼阁点缀其间,乔木灌木错落搭配,流水飞瀑相映成趣,中外花草相融和乐。看的多了,我发现春天的隋唐植物园亮丽但轻浮,夏天的浓荫却压抑,冬天的开阔但单调,唯有秋天的植物园最让人陶醉。秋风是魔术师,她一到,28个植物专类园便立刻变得神采飞扬,情趣盎然。红叶与黄叶交错,果实与花儿辉映,浓烈中透着厚重,厚重中又挥洒着快意。徜徉其中,赏红叶,看菊花,听残荷,常常流连到天黑才急急忙忙地赶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看着渐行渐远的洛阳城,渴望在城中有个小窝的愿望愈加强烈。
孩子上了初中,我们终于在城中买了房子。住进了城中后,我对秋风中的洛阳城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闲来无事,我喜欢踏着秋阳漫步街头,去感悟古代文人雅士对秋风洛阳城的情感。
秋阳不燥,秋风送爽,在老城区我倾听老子和孔子两位先哲的对话:“仁义者赠言”“郁郁乎文哉”;至上阳宫我寻觅李白杜甫两位圣贤“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共游痕迹;到龙门我登高远望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乡愁,金谷园内我同悲许浑“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白头”的感伤;在大街上我畅想韩愈和贾岛共敲月下门的温馨……
一路走,一路想,洛阳城在我眼前逐渐厚重起来、鲜活起来。
慢慢地,我发现公交车多了起来,我们再也不用打仗似的去挤公交车了;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小车,上班、回家、走亲访友方便多了;再后来,高架桥快速路也越来越多,我回家的时间从一个小时缩短到了二十分钟。
为了让人们住的更舒心,政府加大了市区绿地建设力度。短短几年时间,各种绿植游园、野趣园、亲水园、花卉园遍地开花,特别是一到秋天,秋风这根魔法棒轻轻一点,洛阳城立马就成了魔幻城,到处流光溢彩起来。
2020年10月1日,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在洛阳应天门拉开帷幕,一经播出,立刻惊艳了全国人民。古色古香的建筑,厚重入心的历史文化,灵动现代的台舞,让洛阳很快成了网红,国庆长假的洛阳成了欢乐的海洋,应天门更成了各地游客争相打卡的基地。
如今我站在应天门前,欣赏着夜景。灯光下的应天门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秋风一吹,不由得使我心旌动摇,恍然觉得回到了盛世大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徜徉其中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眉头才颦心又封。”我随口吟出了这样一首诗。读完,不禁莞尔,心想,如果张籍此时就在这里,他也一定顾不上埋怨我的胡编乱造吧,秋风洛阳城恐怕早已让他神醉情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