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第18、19、48条

          因为昨天刚刚读过第8条--关于获取知识,所以今天有意识的在目录上挑选了与其相关的第18条——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第19条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以及第48条--要思考,不要硬记。

         作者认为,在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阅读跟在学龄初期进行观察一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应该在课堂上讲解新教材以前就让学生积累问题,因为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疑问越多,他对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所讲的知识的兴趣就越高。而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读书越多,他们的思考就越清晰,智慧力量就越活跃。而当今社会,语文界也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阅读对于学生而言的重要性今外皆有其认可度。

         为什么是思考,而不是死记?作者是这样解释的:对没有充分思考过的规则进行死背,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学生应当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难,越是需要像使用钥匙一样用它来解释各种事实和真相。今年接收的五年级就让我深深的认可了这种说法。例如,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在背诵教材文本时,通常会逐字记忆,而不是结合句意或情境,也非句子结构和词组,就连字词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注上了“火星文”直接硬读过去的,所以往往会有一段话错许多,这句会了而上句又忘了,今天背了一会儿又忘了的情况。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就会成绩越来越差,兴趣越来越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