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的一个困惑
语文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我查了很多的资料,说法大致都一样,细微上的也可以用大同小异来形容。为了寻找到更加全面的或者说更加接近时代的解答,我特意去问了DeepSeeK 它的回答是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它以语言文字为核心,涵盖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同时融合文化传承、思维训练和审美教育。其独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管是哪份资料显示,都离不开“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它以语言文字为核心,涵盖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同时融合文化传承、思维训练和审美教育。”的说法。而学习主要是注重能力,我们语文注重的“听、说、读、写”的四大能力在课堂上体现的非常的薄弱,我一项一项的进行简单的分析:第一,听,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倾听习惯,比如说讲小话的,开小差的,玩小动作的,作为六年级的学生,真的是一不留神就真的成了“自我世界”的境界了。第二,说,要学生说的话,要他们讲与课堂有关的话学生七拼八凑、结结巴巴说不出三五个字,但是要说与课堂无关元的话学生就能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了。第三,读,说到读也许很多同学会说,我读了很多书,可是,回到课堂上来,很多的时候,要学生读一读课文,甚至是读其中的一段或者是一句都读得“坑坑洼洼”“邹邹巴巴”,让上课的老师听得“心痛不已”。第四,写,很多同学真的用挤牙膏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有的同学能挤一些出来,但是,有的同学怎么挤也是挤不出来,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许可以很好的形容。我不知道有同样情况的多不多,还是只有我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是遇到了这种情况,那遇到了又怎样面对和解决呢?
之前我用了很多办法,但是都不是特别有用或者有效期不是很长,但是现在用到学习单,感觉会好一点,主要原因是我进行了分析,之前总是认为自己讲的都是课本上的知识,讲到的时候,就要学生打记起来,讲到需要做笔记的地方就要学生在书上做笔记,部分同学是会跟着做一些,部分同学会全程跟着做,但是,很多的时候很多同学是跟不上节奏的,有的时候学生打记在哪里都不知道就更不用说写了,而有了学习单,明确了每个阶段的任务,指定了哪个地方是要打记的,也指定了哪个地方是做哪个笔记的,很多以前跟不上的同学有了这样明确的指令之后也可以慢慢的跟着写一点了。写了之后就会要学生讲,那学生写了一遍之后相对来说回答问题就有话可说,就算暂时没有想到更好的回答,就对着自己写的说一遍也比胡乱的说或者不说要有章可循多了。写和说解决了,那听也是效应起来了的,不听就不知道要打记哪里,不知道哪里做笔记,而不听,不做笔记学习单不同于书上的笔记你可以随意的写哪里,学习单上是规定哪个地方写哪个知识点的,就像做题一样,是需要审题的,而不是你乱写一气就可以的。就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感觉就有了一些效果。至于读,是一个需要慢慢训练的过程,我还在慢慢的探寻,希望有效果的时候再进行记录。
这里,我附上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学习单以用来做作证(也是保留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