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值班,利用晚上在办公室的时间,听了两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观摩课。一节是千课万人福建省教研员罗鸣亮老师,一节是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阮宁宁老师的课。
两个老师,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各有各的优势。罗老师上的课比较稳重、有底蕴、有思想,听完以后让人回味无穷。这节课可以说充分让学生说,让学生讲,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我认为罗老师的课堂刚开始有一条主线问题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只有一层,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两层,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有几层呢?这个问题给人一种非常神奇的引领作用。其实通过这个问题,也整好让学说说出本节课的重点,也就是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每一步的想法。
本节课中,还有好几个小亮点,例如出示了欧洲早期的列竖式方法,让现场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明白每一步,每一小步是如何得出来额。相对于欧洲的列竖式方法和现在的比起来,有一些差异,可以说各有各的优势,早起的算法比较麻烦,中间的过程比较多,但是不用进位,我想后期逐渐演变为不用进位可能是因为“数学具有简洁性”。欧洲的算法正好是现在算法的一个补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列竖式中出现了有同学把两位数写在上面的情况,写在上面出现了中间会出现三步的现象。我想很多老师应该都会作比较,然后建议同学们把位数少的放在下面,而罗老师是这么说的:不管哪一种方法都是对的,我们可以拿另外一种方法去验算。
最值得提的是另外一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二年级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四年级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五年级你认为应该学什么呢?六年级呢?明确告诉学生,后面都不学习了,为什么不学习三位数乘三位数了呢?这个问题是特别有价值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一个补充。课堂上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能想通的同学,在乘法中也就是已经学透了,以后不管遇到几位数都不会出现问题的。
最后在练习时,可以看的出罗老师也是非常幽默的老师,他说谁要是计算对了就送苹果手机……图片一张。
阮老师教学设计的非常好,非常贴近教材,也非常符合我们平常的教学,可以说是我们现在很多年轻老师追求的上课模式的典范。
在这节课中,课本上有一个小环节是让学生进行估算,我一直认为这个环节有些突兀,有些难以理解,不知如何切入,总认为不管怎样切入都有些牵强。罗老师再出示了积木、拼图、航模三个物品后,来了这样几个问题:这样三个物品,哪一个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总价的;那剩下来的两样哪一个花的钱更多一些呢,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用“估算”。这一点是和罗老师想相比,罗老师没有提到的。
听完两位老师讲课,我对本节课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这节课不能当成新课来讲,因为这节课是建立在二、三年级学过列竖式基础之上的一个学习,没有必要像课本上那样,像讲新课一样出示那么多种方法。其实本节课两周前,我也听我校郭老师讲过,我想在四种方法上用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我现在认为甚至可以不用讲到其中的方法,如果课堂上学生出现了就简单一提,提不到就算了。
重点其实也是三年级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重点,那就是理解了每一步,包括每个数位上数字之间相乘得到的是什么,放到什么位上,这才是本节课的关键。然而这个关键知识,其实早在三年级就已经强调了多遍。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很重要的环节有:回忆(复习)之前学过的;提到估算,因为后面还有专门讲估算的一节课,现在就应该铺垫一下;罗老师提到的那个经典问题,这就是我们学习的乘法列竖式的顶端了,以后不会在学习了,让学生搞懂为什么以后不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