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是不是所有的课都能上得有趣呢?兴趣的源泉何在呢?
刚开始苏老师就给我们排除了三个问题,我想每一位老师都思考过这三个问题,但是有多少时候因为我们太过急躁,导致我们的学生对我们所教授的课慢慢地失去了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最后我们也没了办法。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更关注细节,关注如何长久地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每次新接手一届孩子,我最先做的都是先争取到学生的欢心,因为我知道小学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感情特征,我们只有让学生首先喜欢上我们,他们才能够在我们的课堂上保持激情去听课,我们也要善于去想多种方法去保持孩子的的这种激情,另外我们还要多多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讲课的艺术,从而让学生从喜欢我们到喜欢上我们的课程。
正像苏老师说的那样: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而我们每位老师都需要让我们的课上的有兴趣,这是很高的艺术,能够让孩子们在这种高涨的情绪中获得成就感,能够感受到自己思考的力量带来的惊喜,从而能够长久地保持下去这种兴奋度。
苏老师让我们去培养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而不是单纯靠考表扬鼓励这种简单的显而易见的刺激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只是肤浅的,永远培养不起学生真正学习的兴趣也不会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体验出自己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离开了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
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真理的知识在学生意识中的产生,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连起来的那些线索。
所以苏老师给我们指出,一定要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思考的交接点,探索出知识联系的规律,然后再讲授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所以苏老师认为: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这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
这也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认知,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观察力的培养上。因为真切感受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长久下去孩子的思维才会变得非常好奇和活跃,才会成为渴望知识的终身学习者。
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沉下心来,更加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特征,关注学生观察力和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兴趣中感受到知识和思考的力量,从而让他们把学习当成终身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