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端午了,在小时物质生活匮乏的岁月,过节是令人期待的,我还记得大清早紧紧拽住两张纸币,在油条铺子前排队买糖糕的日子。端午,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有糖糕,还有飘香的、清绿的棕叶。老爸尤其爱吃这些黏牙的食物,所以才会在那年端午,因为老妈对节日的敷衍大打出手。
只是现在不愁吃穿了,节日多了,对节日的期待反而有些缺缺。你们也有同感吧!尤其是,当各种各样精致的代表某种节日意义的食物(比如粽子、月饼),拿钱就可以买到,而不是全家人为了这份食物,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插科打诨的共同动手制作的时候,这种节日的愉悦感、体验感更是缺失太多。
我计划着周末,带上孩子去乡下打粽叶,再采些艾叶,泡发糯米和蜜枣,娘俩一起笨手笨脚包粽子。这样,将来她的节日记忆里,应该会有这样一个愉悦的回忆。而不是,仅仅知道,端午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吃粽子,赛龙舟。
你们打算怎么过节,会自己包粽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