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说明:原创作品,禁止剽窃及转载,侵犯版权,文责自负。
“五月初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在端午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仿佛又闻到了浓浓的粽香味。
关于端午节,有着怎样的传说和来历呢?据传,过端午节跟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爱国故事”有关,过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爱国丞相,也是爱国诗人,由于他在朝廷做官时期遭到政敌的陷害,又受到楚王的冷落,多次进言献策都没有被楚王所采纳,楚国的国运也因此一路下滑、日渐衰落,他恨自己身为朝廷命官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不能够报效朝廷、造福黎民百姓,因伤心过度最终选择了以跳江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湖南省汨罗市汨罗江跳江殉国),以身殉国。当地的老百姓十分爱戴与敬重他,为了防止江里的鱼咬食屈原的尸体,便往江里抛洒糯米,希望能够喂饱江里的鱼儿;又往江里倾倒雄黄酒,希望能够喝醉江中的水怪。后来,就慢慢的进化和演变成包粽子和喝雄黄酒的习俗。
传闻由于五月初五是“五毒日”,为了驱邪去毒,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就兴起了划龙舟、插艾叶、插菖蒲的习俗,而这些民间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就如诗人许文通的《端午采撷》的诗中所描述那样:“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过端午节这一天 ,老百姓滑龙舟、插艾叶、喝雄黄酒、戴香囊……,以这种方式纪念屈原。
还记得小时候村里每年过端午节的情景吗?每年在外面过端午节,我总会想起了小时候过端午节的种种……
我的家乡在湖北鄂南的一个小山村,二十世纪90年代,村里经济落后,村民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每年端午节前一周~二周,村民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去村口的粽叶地采摘粽叶,把刚采摘回来的粽叶用塑料大盆浸水泡着,泡上1天~2天,再开始用水清洗粽叶上的泥巴和杂物,一片片的粽叶被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再用橡皮筋一捆一捆的扎起来放在太阳底下晾晒,以便包裹粽子所需。
粽子的主要食材是糯米,其次是红枣、花生、肉丸子……。所以每逢过节的前一周左右,村民家家户户都会先去弄点糯谷,再排队去村头的辗米站辗米,辗完糯米,村民三三五五的把糯米背回家,用井水泡上3~5个小时,泡掉糯米的杂质,而且让糯米看起来更松软。
有了糯米和粽叶,还差一道材料,那就是包粽子的粽绳。因为包粽子需要用绳子绑住,一来粽子被包住不会松散,二来煮粽子更加入味且味道更鲜美,三来有利于拿取。而是村民们就地取材,纷纷去村里棕树上砍棕叶(用来做扫把的棕树叶),把棕叶砍回来,用刀切割分成一条条细长的粽绳,就这样一条条纯天然的绿色的“绳子”就有了它的“用武之地”。
包粽子的材料全部准备妥当,接下来村民又去山上砍来艾蒿和菖蒲,把艾蒿和菖蒲倒插在门的两边,说是可以用来避邪驱毒。
还记得我小时候,我家过端午节的情景。过端午节的前几天,母亲就早早地置办和筹备所有做粽子的材料,端午节前一天,她早上一大早就坐在厨房里开始包粽子,她眼疾手快,包得又快又好,大约1个小时,50多个粽子就包好了,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而是,母亲用竹篮把粽子装起来,一个个地放进家里的土灶上的那口大铁锅里,加上满满的一锅水慢慢地蒸煮起来,煮了3~4个小时,直到粽子的糯米完全煮熟煮透,之后灶里不再添新柴,就让灶火的余温把铁锅里的粽子一直这么焖着。在这个漫长的蒸煮过程中,母亲经常累得满头大汗,但我看到她脸上开心的笑容,也许对于她来说,为一家人煮上一锅粽子也是她感到无比幸福的事情吧。煮好大约3小时,到了晚上,母亲把煮好的粽子从锅里一个个的捞起来,又放在竹篮里沥干水份,然后把粽子绑在一起一串串地挂在家里晾衣服的那根长长的竹竿上……。
第二天一早,我从睡梦中醒来,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粽子的香味,就飞快地从床上爬起来,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到竹竿前,踮起脚尖看着竹竿挂满的粽子,心里别提多开心,那也是我小时候过端午节感到最开心和最幸福的事情。我站在竹竿前,踮起脚伸手取下一串粽子,母亲看到了,就拿着碗快走到我跟前,说:“儿啊,今天端午节,家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我煮了一锅粽子,咱们过节就粽子吧?”我说:“妈,好啊,我最爱吃粽子了,白糖呢?”母亲一边把碗筷递给我,一边转身去找白糖。她找来一袋白糖,递给我说到:“你蘸点白糖尝尝口味如何?”“好的,有糖才更甜更好吃。”我说道。说完,我从一串粽子里扯下一下粽子,撕开粽叶,把粽子放进碗里,倒入些许白糖,用一根筷子叉在中间,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我咬上一口,哇,简直太美味了,真的赛过了山珍海味。那种甜甜糯糯的感觉,现在想起来都还记忆犹新、唇齿留香!
(未完待续: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