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也称“共情”,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适当的同理心能够让人更加容易地拉近与别人之间的距离,这样的人也更容易相处。
但如果同理心太强,生活又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一、社会新闻,总能给心理带来极大的冲击
无论是正面的新闻报道,还是负面的新闻报道,都能在短时间内极大地影响到自己的内心。
正面新闻,通常能让人在短时间内受到极大地鼓舞或感动,心潮澎湃,会想象自己如果身处这样的环境或事件中,必定也会像报道中的人那样去做;另一种情况,当自己没办法身处新闻中那样的环境,或者完全没有机会去完成像新闻中人物那样的举措,那么自己会为此而遗憾,然后进一步对新闻中人物产生更加深刻的敬佩与感动之情。
负面新闻,通常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痛恨新闻中人物的恶劣行径,并对新闻中的弱势方产生同情,然后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如果身处情景之中,必定能让结果有所好转,至少不会像新闻中那样糟糕;另一种情况,无能为力的情景,一方面依旧痛恨新闻中那些不好的行为,另一方面,埋怨自己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在情况发生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影视书籍,总能极大影响自己的情绪
喜欢看喜剧,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时候,跟着偶尔出现的笑料,放肆地大笑,那样至少能让自己暂时忘记身边的忧愁,多次大笑之后心情也会有所好转;偶尔也看看搞笑的生活类视频,依旧是放肆地大笑,让心情变好,和看喜剧达到的效果也差不多,而且笑点更集中,也更节省时间。
很少看严肃剧,本来情绪就比较低落,如果用严肃剧填满自己的空余时间,那么悲伤将日积月累,难以挽回。
几乎不会看悲剧,尤其是那种从头至尾都笼罩着一层阴霾的剧。因为这类剧总能让自己极其容易地去感知剧中人物的悲伤,然后让情绪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身边所看见的,也能带来不小的触动
每当看到身边的可怜之人,无论是街上收废品的大叔还是菜市场辛苦卖菜的大娘,亦或是其他类似的情况,总会心生怜悯,想要去伸出援手帮他们一把;然后再转念一想,这世上可怜之人又何其之多,不禁更是悲从中来,想着如果自己是一位普度众生的菩萨,是否就可以帮助更多的可怜之人了呢,或者当未来自己生活过得比较好的时候,那么自己是否就可以去力所能及地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了呢。
那些为了生活而辛苦奔波的人,也在不经意间让人感动。最近天气炎热,室外工作的人尤其辛苦,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为了生活,他们又不得不冒着生命的危险与烈日战斗,这样的精神着实让人动容。
总而言之,同理心太强,尤其容易将自己融入某个事件(情景)或者站在某个人物的角度去“感同身受”,无论是文字、图片或者是视频等媒体内容,还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事物,都是影响自己情绪的重要因素。
所以,好好地检测自己的情绪变化,注意情绪的调整,也是同理心“强者”的生活“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