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十几年前的时候,心灵鸡汤突然火了起来。那时候书名也不绕什么弯子,大大方方的“心灵鸡汤”四个烫金大字印上封面,显得特别自豪,厚厚砖头一本,卖书的老板数着销量,喜笑颜开。
翻开一个个小故事,确实让人思维上灵光一闪。生活中的朴实小现象,习以为常的惯性,突然有了不一样的角度解读,或多或少都有些启发吧。鸡汤好卖,于是一窝蜂泛滥成灾。鸡汤原本是锦上添花的滋补,偏偏被人当作一日三餐,物极必反,谓之毒。如今的鸡汤渐渐划向了贬义的标签,好似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的皮囊。
应运而生,风生水起,趋之若鹜,由盛入衰,食之无味,无人问津,死灰复燃……周而复始。鸡汤仍然是那个味道,变化的却是人的心态与需求关系,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奉上多少干货或是鸡汤,随波逐流的秉性依旧难移。
月入5000,如何在三年内买车买房?
毕业三年,我是如何月入十万?
2年如何存够20万?
……
这样的标题总是特别受人欢迎,每个人从里面找寻的东西却千差万别。你觉得它是鸡汤,还是干货?
这些故事吸引眼球,是因为它先给人一种条件差不多的感觉,例如你也月入5000的水平,你也是刚毕业,具有实施的可能性。不同的人却得到不同的反应,真正的差别却在这里。
有人去里面寻找一夜暴富的方法,关注点在于如何复制,复制的可能性有多大。他们热衷于比对外在条件,寻求成功的招式。然而每个人的路正是因条件、背景和环境的不同而大不相同。跟从别人的故事“一夜暴富”,注定是要空手而归的。他们常用的语句,例如“她父母给了启动资金才会如何如何”、“他是因为家里介绍的资源赚的第一桶金”、“他收入不多,但是灰色收入很高”……
这些归因也许确实在他们的成功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抱着这样的思维方式,大可以嗤之以鼻地把这些故事标为鸡汤,“我要是有那个条件也可以如何如何”。
还真未必。
说到条件,故事里的人可能确实比你强,但和他在同一水平的人也并不少,为什么他却能脱颖而出。差不多的条件,在他关键的时间点,如何思考如何行动,成就了日后的差异。推及到自己身上,在你当下拥有的条件里,你可以做出对日后有益的选择吗?你能从别人的故事里抓住那个思维的火花,启发自己的头脑吗?
向外归因,还是向内归因,让人品出鸡汤还是干货。有人会从中寻找自己欠缺的内在因素,或者发现未被察觉的优势。这不就是富人思维的雏形么。我们的思维如此狡猾,映射偏见,宣之于口。不妨慢一点,别急于贴标签下结论,不然什么也都看不见了。
不卑不亢,取之所长。有个良好的消化系统,讲究方法,喝下去的汤才能补脑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