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一段时间的烦心事导致自己做什么事都无心去做,那几天又给自己放了两天假,自制力真的好差劲啊!
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备考市值没有好好的弄论文,导致昨天没能交成初稿,这也体现出我不感兴趣的事情就会一直往后拖,直到最后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去完成,这样的坏习惯可真是没一点好处。我也想成为按时交初稿的人,可是因为我的拖拉和自制力太差没能完成论文撰写,真是该罚!这几天什么事情都不做,只修改和完善论文,尽早将初稿让老师看一看,肯定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希望老师能多注意身体,身体最重要呀!
今天上午和下午弄了一会儿论文,看了一会儿教育学的思维导图,换了换脑子,怕总写就没有了输出,或者总学教育学的内容就又不想啃论文这块硬骨头了。晚上做了50道教基的习题,错的不多,有一个题另我印象很深刻,就是下面这道。
当时做这道题的时候,对这个知识点有印象,但是复习的时候没有注意看。我思考的是,题干中说到避免失败的动机弱,那么说明这个人很想获得成功,我就选择了避免失败者。一看答案选的是成功定向者,当时就很不能理解,仔细看了答案和书上的解释才明白其中原由。
自我价值理论是由科温顿提出来的,他指出当人类的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时,人类将竭力维护,将自我接受作为最优先的追求。这种保护和防御以建立一个正面自我形象的倾向就是自我价值的动机。他将学生分为四类:高驱低避型、低驱高避型、高驱高避型、低驱低避型。
1、高驱低避型。这类人拥有无穷的好奇心,对学习有极高的自我卷入水平。他们通过不断的刻苦努力发展自我。他们通常表现得自信、机智。成就动机强,避免失败的动机弱。
2、低驱高避型。对于这类学生,逃避失败要重要于对成功的期望。他们对学校和生活感到持续的厌烦和无聊,大部分时间里表现的无精打采,懒洋洋的。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存在学习问题,他们的成绩可以是很好的,但是对课程的兴趣却不高。他们可能会用短时间里的“猛攻”来换取更多时间里的悠闲。他们看似没有学习的动机,但其实他们有极强烈的对失败的恐惧。
3、高驱高避型。高趋高避型动机的学生同时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他们对任务既追求又排斥的冲突情绪,但焦虑引起并加强了他们对学习的注意,所以他们会想办法取得成功来避免失败。他们在同学中尽量表现得贪玩、不在乎考试,但私下里却偷偷的努力。
4、低驱低避型。他们没有对成功自豪的期望,也没有对羞耻感的恐惧。他们内心很少有冲突,同时学习的机会和时间也非常有限。他们放弃了通过能力的获得来保持其身份地位的努力,他们对成就表现的漠不关心。
通过上述的解释,很容易的就理解了为什么选高驱低避者,因为这一类学生成就动机强,避免失败的动机弱。彻底理解这个理论后,做这一类的题就不会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