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去世了。
孔子的亲人众多,他有三个母亲、九个姐姐,还有一个身有残疾郁郁寡欢的哥哥。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孔子应该可以获得更多的关爱。但那是一个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大家庭,母亲颜征在的身份很尴尬,而孔子也似乎被人看成是私生子。这样的状态下,孔子和母亲的日子很不好过。这也让母亲下决心离开这个家庭,带着孔子,回到娘家去。
颜征在坚强又有见识,同样充满爱心。她没有抛下残疾的孟皮,而是带着三岁的孔子和孟皮回到了曲阜。那里是她的故乡,也是鲁国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从此以后,她将独自承担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任。
颜征在的家族,居住在曲阜城内的阙里,那里是很大的平民区。这说明颜氏家族在曲阜并不是名门望族,但也算是当地的大族。
数千年过去了,汹涌的城市化浪潮似乎吞噬了一切。不过,如果现在没有拆迁的话,你还可以在曲阜市城内孔庙的东侧,找到一条阙里街,那是孔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
孔子是不幸的,幼年时父亲早逝,他过早失去了父爱。但孔子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孔子从父亲身上继承了强健的体魄和勇武的精神,也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坚韧不拔和与人为善,这些优秀品质影响了孔子的一生,并通过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孔子成年后,把他从母亲身上学到的坚韧和慈爱,转化成了自己的思想。
一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强。
孔子教育我们,人生要勇于进取,要坚强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因为,人生是个未知的旅程,没有人会预先知道结局,努力不一定换来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
二是“仁者爱人”的思想。
孔子告诉我们,首先要爱自己,然后是爱父母和亲人,最后把这种爱扩展到每一个人。用一句歌词就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后来“仁者爱人”成为中国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温暖着中华民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