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弱点
人们应该发扬自己的优点而忽视自己的缺点,对吗?通常我会同意这个观点,但是整体性学习的每一步都很重要,你不能推给别人去做。假如你经营一家企业,你不必是世界最好的经理人,你可以雇佣一个经理。但是作为一名学习者来说,你不能雇用他人替你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和拓展信息,乃至运用信息。
你只有一个大脑,所以你要注意改正这些缺点。
知道了弱点所在,你就可以通过多多练习来改进。一开始,采用新技术总是要花一点时间的,一旦掌握之后,它们就成了属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信息结构
大多数学科的学习过程是类似的,不管是学习化学、历史还是编程,你都要经历获取、理解、扰、纠错以及最后的应用阶段。
问题是不同学科的知识并不相同,历史课上你要记住一大堆日期;程序设计课上你要了解什么是多态性。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结构类型,虽然学习的过程是类似的,但是知识结构的类型却不一样。
吃汉堡和吃一碗苜蓿芽的食物类型不同,因此在咀嚼、消化、吸收和排出体外的具体方式上也不同。
你不能用同一种方式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学习必须根据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如学习的内容是一个名词解释,还是针对一个有争议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用同一种方法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是行不通的,针对不同的信息,你可以根据本书第二部分介绍的办法做些调整。我把信息分为五种类型,便于你了解遇到的信息属于哪一种类型。
·随意信息
·观点信息
·过程信息
·具体信息
·抽象信息
这五类信息基本上涵盖了学校里的课程和实际生活中能遇到的所有信息类型。有此信息介于两种类型之间,比如物理学游走于抽象信息和具体信息之间,生物学则可能既有随意信息又有具体信息。实际上,大多数学科都是上述各种信息的组合,不过是比例不同。
随意信息
随意信息是一系列事实、日期、定义或规则,它们缺少逻辑分类,常常在学校里碰到,很少在真实世界里遇到。很多医学专业的新生在学解剖时,会遇到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比如人有206块骨头等。这些知识看起来没有规律,无法再加工。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就是随意信息。
处理随意信息的方法
对待这种信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假如存在某种逻辑关系,那么尽量去发现它,否则记忆和使用信息的工作会更加困难。
如果这样做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可以采取下面三种方法。
·联想法
·挂钩法
·压缩法
随意信息的难点
随意信息的有利一面是理解起来不费劲,要理解心脏如何泵血肯定比认识心脏各部分的名称更为复杂。
不过事情往往是相对的,正是因为这种信息需要理解的工作少,所以可供探究的程度也少。
因此,随意信息如果不进行反复机械记忆,非常容易遗忘。联想法、挂钩法和压缩法就是帮助我们记忆随意信息的方法。
小贴士:随意信息是最不容易进行整体学习的,假如你需要记忆大量的随意信息。联想法、挂钩法和压缩法会有些帮助。
观点信息
观点信息是存在争论的信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哪一个更优秀?这就是观点,观点信息在论文中很常见,关于这类信息,大家的意见不一致,而当人需要做决定时却非常重要。(什么是健康饮食?哪一行业发展前景更好?)
观点信息的难点
对于观点信息,最大的难点在于获取阶段。你需要检查大量的信息以寻找其中的模式,而不是去记忆具细节。速读技巧对于收集信息非常重要。
图表法对于观点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它能帮助你在阅读以后提取出关键思想。
过程信息
过程信息是教导你怎么行动的信息,是讲述一系列动作、操作的信息。比如,讲述如何游泳的知识,编写一段电脑程序,建造一所房子以及设计一个模型都依赖于过程信息。学习这类信息最重要的是不断练习、反复去做。不过,建立正确的背景概念对于节约时间也同样关键。
应用过程信息的方法
大多数过程信息都依赖于正确的模型,通过练习可以慢慢形成一个结构,如果有正确的模型则可以提高学习速度,以下是一些可以改进模型的技术:
大多数过程信息都依赖于正确的模型,通过练习可以慢慢形成一个结构,如果有正确的模型则可以提高学习速度,以下是一些可以改进模型的技术:
·内在化
·比喻法
·图表法
·模型纠错
过程信息的难点
过程信息的最大难点是需要实际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练习。你可以对概念理解得不好,但是必须实际地掌握动作。你无须全部学习材料,只要拥有正确的背景模型,就可以练习那些教你的动作。
过程信息的好处是;如果练习了,它比其他类型的信息记得更牢,保存时间更长。通过练习,你可以将模型与知识结构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具体信息
另外两类信息是具体信息和抽象信息,它们是学校里学习最多的两种信息。具体信息是那实际中可以观察到、听到、触到的信息,比如医学上的视、触、叩、听得到信息就是具体信息,不过实际上,大多数信息都介于抽象和具体之间。
例如,生物学可能是比较具体的科目,有大量真实的图像,你不需要做更多的视觉化工作,因为艺术家和自然本向已经做好了这种工作。不过生物学也有酶、神经元、蛋白质结构、化学反应等难以想象图像的知识,所以生物学也是一门抽象学科。
应用具体信息的方法
本书第二部分列出的大多数技巧都可以用于具体信息。内在化有助于将信息与多个感官相联系,举例来说,你不但能看到心脏泵血的图像,还可以给这幅图画加上感情和声音。
抽象信息
抽象信息缺少与感官的直接联系。数学、物理、心理学、计算机和化学主要涉及的是抽象信息。量子物理学和微积分中有大量抽象的信息,不容易马上想象出图像来。
抽象信息与随意信息正好相反。抽象信息难以理解,但是逻辑性很强,学习时好比潜入深海的探索,随意信息则非常浅显,但是逻辑性差。
应用抽象信息的方法
处理抽象信息时,你需要将之移到具体的层次。整体性学习者一般会抛弃课程中的随意信息,因此他们比一般人理解得更好,后者往往不愿意尝试理解复杂的知识。
内在化比喻法和比喻法对于将复杂知识简化至关重要,模型纠错也很重要,因为一开始建立的模型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
抽象信息的难点
对抽象信息来说,理解和拓展阶段显得难以难受。假如你感到理解困难,可以降低接受信息的速度 ,将前面的信息深入仔细地探究。这种知识的特点是一环接着一环,所以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小贴士:在学习抽象信息时,整体性学习优势明显。通过将信息转化为更容易想象成图像的形式,你可以为知识建立广泛的联系。内化和比喻法是两种主要的办法。
如何使用五种信息类型
学习一个新问题时,首先要判断信息主要属于哪一类?确定信息的类型可以帮助我们决定学习时采用什么技术,以及估计记忆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弱结构和强结构
稻草搭建的桥不是强结构,钢铁做的桥一定非常坚固。知识结构也有强弱之分,如有可能,应当尽量使用强结构。
随意信息结构是最弱的结构,难以进行整体性学习,学习起来时间长,而实际应用价值又很局限。
要尽量找出随意信息中可能的逻辑结构(于无序中寻有序),能帮助你记忆。比如,如果有一系列名词要记住,看起来是很随意的信息,但是你要努力寻找它们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也许名词的第一个字都是三点水旁?这就是一种逻辑关系。如果实在找不到逻辑关系,也可以试试对随意信息的联想法,比如挂钩法和信息压缩技术。
具体信息结构和过程信息结构是最强的信息结构,二者会唤起你的实际经验。新的知识可以与旧的经验很好地联系起来,编写程序包括了具体信息结构和过程信息结构,修改程序后的结果后立即反馈给你,各种概念不断地出现在脑海中。
通过本书提及的众多方法,我们都可以将弱信息结构转变为强信息结构。
为什么你的课程枯燥乏味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的课程枯燥乏味,有的课却令人着迷?
喜欢文学而不是物理,喜欢编程而不是会计学,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或许你天生喜爱某门学科而不是另一种;也许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某门学科,所以才喜爱它;也许是因为某门学科的老师讲课生动有趣,他能将抽象的概念与你感兴趣的东西紧密联系在一起。
问题是:你能否掌控自己喜欢或是讨厌某门学科?你能让一门枯燥的课变得有趣吗?假如你能掌控自己的学习,那么,我相信你会发现学习任何学科都会变得生动有趣。
整体性学习和对课程的兴趣密切相关。你对一门课程的兴趣越大,学习就越容易整体性。你会发现我们很容易联系到喜欢的学科上,却很难联系到乏味的学科上。
反过来,学习越是整体性,课程就越生动有趣。我们可以通过整体性学习,来让你感觉乏味的课程变得有趣。
比如,我们在开始学习一门学科时,可能会觉得枯燥,也许是因为要拿到学位而不得不学习统计学;也许是因为开公司需要学习税收法,如果你能使这些枯燥的学科变得生动,你就会觉得容易,效果更好。
若下次还会碰到“乏味”的课程时,不要马上抱怨。问题在于老师教你时没有和你的经验联系,而使用整体性学习方法,你可以将内容与你感兴趣的东西相连。
学习计算机科学时,你是思考课本上的那些文字,还是在想宇宙的神秘符号?学习医学时,你是在背诵那些文字,还是在想着活生生的病人?学习历史时,你看到的难道仅仅是数字和日期,难道没有看见那么多历史人物的鲜活故事?
整体性学习的一个附加好处是它强迫你以不同的视角看待学科、课程和问题。任何知识都可以从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图像、有趣的故事。
学习的目标
仅仅是通过考试,有好分数是不够的。你学习眼前的知识目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学习它?它对你的生活、人生有什么用处?
若这样思考的人肯定比那些仅仅想通过考试获得好分数的人学得更为深刻、效果更好。因为他们学习的动机更加强烈,学习的意义更加深远,学习的目的更为远大,所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必将更加深刻。
作者列举了他在学习编程、会计学、医学时心路历程,他总结说:“要想超出知识本身,光有热情还不够,你要寻找各种应用知识的途径(即使现在讨厌它),知识因“用”而获得新的意义。
整体性学习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知识只有获得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才是真正的知识。
只要用心发现,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有实际价值,如果能发现知识在你生活中的价值,知识就与你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这可能比第二部分要介绍的所有技术都更加有效。
你的学习有目标吗?我并不在乎成绩,我会努力学习,但B+和A+的成绩差异并不会困扰我,我关心是否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学习上的投资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益处,前提是你能真正应用那些花时间学来的知识。如果只学习而没有实际的应用,就是在浪费生命。
小贴士:
整体性学习使你的课程更有价值。通过联想,所有观点、知识都会变得有用,尝试将你的课程与感兴趣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任何所学的知识都要发掘其实际用处,特别是对于改进自身有什么实际用处。
小结
今天第一部分的内容全部学习完了,我最大的感受是回想起了小学时背诵课文联系课文的意境从而使枯燥的背诵有了新的乐趣。人的想象力是最宝贵的,学习完这一部分,这是我最想给大家分享的。另外,把学习的内容与自已身边的事情紧密结合,是最佳的记忆方法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来源。
网络上有人说,你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自律就是为了让人看得起。所以找到你想为之奋斗的内在动力,结合学习,肯定能达成所愿。
我是挹洗俏月,祝您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