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在赣州蓉江新区附属第二小学,我师傅谢称发老师和苏娟老师共同演绎了《匆匆》一课。
第一课时,90后教师苏娟执教。课前,她说:“孩子们,时光匆匆,我们不要课前谈话了,直接上课,可以吗?”这看似不谈话的谈话,却紧扣了课题。苏老师接着深情讲述孔子、陶渊明、曾国藩的故事,让学生读他们说的有关时间的名言,引出课题《匆匆》。第二步,让学生猜作者朱自清会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情感?第三步,让学生读课文,找出能表达作者对时间的感慨的词语,说自己的理解。这相当于整体感知。在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头涔涔、针尖上的一滴水、泪潸潸”等词语谈感悟交流。边理解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四步,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第三自然段时,苏老师很巧妙地问:孩子们,你的时间从哪些时候溜走了,你此时什么心情。你想去挽留它,可是挽留到了吗?你又是什么心情?学生答无奈、惆怅。这样一来,就不是只在读朱自清的文章,而是联结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触发了真实的情感,再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朗读,自然充满了感情。最后让学生练笔。
这一节课,最大的亮点,我个人认为是教师没有按常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讲生字词,再一段一段的讲。而是把这些学生会的不讲,直接聚焦关键词,联结学生的实际生活,触动学生真实的内心,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教师的语言很精准,没有拖泥带水,也没有夸张的语调,很本真地与学生对话、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