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难点,精准突破—以《神州谣》为例

用心看了于永正老师的教学,和我的课堂对比之后,恍然大悟,要找准学生的难点进行突破。于是在教学神州谣,这篇课文时候,我提前备好的课,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这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谣?你见过哪些谣?

有个学生就会汇报有歌谣、童谣,我趁机告诉他们谣就是指不用伴奏也能读,还能唱起来的就叫做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中华大地的歌谣,叫神州谣。

神州对孩子又有些陌生,于是我告诉孩子,中华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神州是中华的别称,还可以叫做中国、华夏、九州等。

二、哪些美丽的山川可以入画?

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很自然地找出呢,黄河长江长城珠峰这四个代表性的事物,然后通过看视频,让学生体会到事物的特点,然后从而更好地读出情感。

三、在教学第三小节的时候,很多孩子对大陆的理解不是很透彻,于是我通过出示中国地图告诉孩子台湾岛与路相隔的是台湾海峡,对于台湾岛上的人来说,在台湾海峡以上的生活在陆地上的人则统一称之为大陆。

四、教学第四小节的时候,我结合课件重点关注了繁荣的意思,很多孩子知道繁荣就是让生活越来越好,于是我利用排比句告诉他们什么叫繁荣?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这是繁荣;一条条铁路四通八达,这是繁荣;一列列动车疾驰而过,这也是繁荣;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这更是繁荣。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感觉抓住了重难点,学生更容易懂,当然也与些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教学第二小节的时候,我应该指导课后习题,让学生重点关注加点的词,让他感受到来的画面。教学第四小节的时候,我应该关注情谊浓,应该举些例子来让学生体会各民族之间是如何互相帮助的,从而让他们理解互相帮助为情谊,看到别人出手相助,这就是情谊浓。

后期通过学生的练习册反馈出来,很多孩子在我教学的时候没有做好笔记,导致有一道题问的是: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别称?一些头脑灵活,课外积累非常广泛的同学就知道中国的别称,还有中原、四海、九州,而一些阅读力差的同学就只在上面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写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也像我提了个醒:老师在指导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学生在重要的地方做笔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