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所知道的名师很多,比如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李镇西老师,幽默的魏书生老师,著有《班主任兵法》的万玮老师,内外兼修的郑英老师,有幸同台的郑丹娜老师等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让我敬佩的名师也很多,比如干国祥、张祖庆、窦桂梅、薛瑞萍、薛法根等等。
在《教育常识》中,李政涛老师写道:名师成为我们模仿学习的对象,理所当然,他们是我们需要仰望并奔赴的理想标杆。紧接着,李教授抛出一个问题:从名师那里学什么?
是的,从名师那里学什么呢?学他们怎么管理班级,怎么上课的,似乎怎么也学不来。学来学去,只学了一些皮毛的东西,把自己的教育工作弄得四不像。学了半天,学了个寂寞。李镇西老师在镇西茶馆中反复强调,“不要总想着‘请教’别人,能够帮你的只有你自己。”李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他在文章中也给予了解答。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教育没有万能钥匙。无论多么正确的教育原则,都无法破解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教育难题。而且,越是具体的教育难题,其破解方法越具有“唯一性”,因而是无法复制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某一教育真理,用在这种情况下是正确的,而用在另一种情况下就可能不起作用,用在第三种情况下甚至会是荒谬的。”
既然这样,名师能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切实引领呢?李政涛教授告诉我们要向名师学习三样东西:一类是技巧和方法,一类是思想和精神,还有最值得学习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类是名师成长的历程。李教授举了于漪老师怎样精心备课,规范自己的语言问题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了其怎样实现了语言上的“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
附近就是星辰大海。这也让我想到了新网师学习当中的“名师”卢雪松老师。似乎她与真正的名师还有一段距离,但在我心中她就是值得学习的卓越的“名师”。上学期在“专业阅读与写作”课程中还是助教的卢老师,在本学期将实现华丽转变,成为一名讲师了。卢老师从学员——课程组长——助教——讲师一路高歌猛进,从卢老师的成长经历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如何成长,如何化茧成蝶,实现蜕变的。在阅读她的生命叙事中,可以找到她成长的足迹,让我对她更加肃然起敬。
走入名师的成长之路,仔细揣摩体会,将会缩短我们成长之路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