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疾病防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养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说的就是我们在防治疾病的过程当中,必须遵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比如老百姓有句话叫做春捂秋冻,冬去春来,衣服不要脱得过猛过快,以防乍暖还寒之时感受风寒之邪。由夏至秋,是从热到冷的过渡阶段,也不用着急过快加衣服,因为过早地穿上厚厚的衣服,身体得不到对冷空气的锻炼,使防寒能力降低,不利于人体功能的调节,这叫做因时制宜顺势而为。当然,春捂秋冻也要因人而异,不能不辨体制,循规蹈矩,如果气候变化剧烈或急骤时,也要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病邪侵犯人体而发病。
因时制宜还需要我们根据每个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用药。如果一个人患了寒性感冒,在夏季和冬季我们是否能用同一张处方呢?对,不能。因为人体本身机能在夏季和冬季是有差异的。比如麻黄汤和香薷饮,麻黄汤发汗作用强,比较适用于冬季;香薷饮发汗作用弱,就比较适合于夏暑季节。
某些季节性多发病还可采用冬病夏治的治疗思路。比如对于寒性的咳喘、关节炎等,可选择在夏季进行预防性的治疗,借助夏季自然界充盛的阳气,选用药物内服或者在三伏天进行穴位敷帖,以增进人体阳气的功能,缓解疾病或防治疾病的复发。大家可能听说过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根据针灸的理论,结合十二个时辰经气的流注,按日按时取穴进行针灸,这也属于因时制宜的运用。
除了因时制宜,还有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采用适宜的防治疾病原则和方法。中国的地理特点是西北地势高而偏于寒冷干燥,东南地势低而偏于温热湿润,所以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用药的特点也有很大不同。《黄帝内经》中讲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中医药除了在诊治疾病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养生方面更是有所专长。比如先贤们提倡: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应用于医学之中,就是法于四时。其中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自然界阳气逐渐充盛,人体的神气和形体也要随之生长;秋收冬藏,人体神气渐渐内敛,可以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所以青少年在春夏季节会出现较为旺盛的生长趋势,就像春夏茁壮成长的小树一样。春夏季节,我们让孩子多多的参加户外活动,增强营养,对于发育迟缓的孩子加以药物干预,都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中,从四季阴阳盛衰和气机升降浮沉的角度进行阐述“春月宜辛温之药,如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如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如人参、白术、苍术、黄柏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如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如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根据这个道理,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老百姓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呢?
以上我们从人体生理机能、病理改变、诊治疾病、养生和防治等方面,阐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思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学研究人体生命规律,是把人体置于天地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这为中医学独特医学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人本于天地、人应于天地、人法于天地的基础上,高度提炼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出中医学整体系统的思维原则。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人与自然和谐,是健康的前提与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