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社交媒体,各种推送和头条文章上越来越多出现“自律”的字眼,诚然我也相信自律带来自由,每一个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有信心有掌控感的人都是活在自律的节奏当中的。但也想说,自律不代表死板和机械操作。
安于某一种已经适应或者长期进行的生活节奏,比如7点起床,吃几乎固定一样的早餐,从某个相同路口出小区,从3号入口进地铁,然后在12号门上地铁站在相通车厢的同一个区域,然后下地铁沿着一样的方向匆匆赶往办公室,然后开始各种deadline推动和催促的一天,然后晚上回家时再来一遍早晨上班路线的倒带版,吃完晚饭后看书一小时,再运动锻炼一会儿,洗漱完毕最后在11点钟睡觉,结束这疲倦又充实的一天。
可是日复一日,这样的节奏固然自律甚至工作有效率,但是也让生活变得机械,刻板,没有了活力和动力。时间久了就像一辆轮胎漏气的汽车或者是没了油的汽车,想跑也跑不动了。
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背景和生活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自己的方式去回应生活。然而,拥有自由意志并不代表每个人都会使用它。事实上,有一个因素经常使自由意志的应用遭遇困难,那就是习惯。
坏的习惯会让一个人形成坏的行为甚至思维模式,这其中的危害和负面影响不言而喻。但其实,除了坏习惯,还有旧有的习惯,已经跟今天此刻的你的成长状态匹配不上的习惯,都是会困住或者束缚我们的那个“习惯”。
我们知道要保持给汽车检修和加油,甚至做保养,那么对于生活和自己呢?其实也是一样的,要保持观察和觉知,持续注入新的能力和动力,让自己能够持续保持好的状态。
让每天都有所不一样,每天都尝试一些新鲜的方式去做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也是让自己有意识随时保持跳出舒适区,保持在学习区的一种思维状态和警觉。
那么,在面对每一天基本雷同的生活节奏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以及做些什么,来让自己尽可能处于一种“随意震动”的情况呢?在查阅了很多相关文字和理论之后,我认为以下来自卷毛佟的建议是非常值得参考,与大家分享:
1,尝试一次你没试过的旅行方式
2,隔段时间去做一件你想做,好奇但一直没有做的事情
3,每天阅读
4,每周看一部电影
5,参加社群
6,听不同领域的讲座
7,学习新的技能
8,每天换不同的衣服
9,改变回家路线
10,每月看一次话剧
11,偶尔看一次艺术展
12,做义工
13,养动植物
14,去参加一次比赛
15,每天写作
16,做一件事情坚持1个月
17,组织家人出游一次
18,给自己买礼物
19,给别人买礼物
20,学一门语言
21,动手做一样东西
22,学会做一道菜
23,每年为自己拍一套照片
24,尝试用手写记录
25,尝试健身
26,尝试改变发型
27,经常去赞赏别人
人其实都倾向于停留在舒适区,这里的舒适区指一切自己熟悉的环境,做的事情,甚至思考的方式等等所有的一切。任何的改变都意味着陌生,意味着不舒服。以至于我们很理所当然地把改变想象得艰难和巨大,但其实,真正迈出那一步的人会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从一件件细小的事情开始的。比如上面列举的这30件事,可以放到一个月甚至一年里面去一件件完成,当其中哪怕只有一次让你体会到乐趣和不一样的世界,新的窗户就被打开了!
所以,行动起来吧!让生活在某种大前提固定的节奏中,也添加一些小小的震动和不同,让自己开始对不确定性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