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召开了2024年度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会议强调,2024年将重点整治违法违规、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视化等办学行为。此举意在纠正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超前教育、过度竞争等,以确保基础教育能够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教育部明确将2024年定为基础教育的“规范管理年”,这一年将着力于整治各种违规行为,如违规招生、违规补课等,以及遏制过度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功利化倾向。通过这些措施,有望缓解学校和学生面临的过重压力,构建一个更加和谐与公正的教育环境。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综合治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也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教育价值,共同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会议提出了深化中考、高中办学模式、课程教学三项改革的任务。中考改革将着眼于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高中办学模式改革则旨在探索多样化的办学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将着力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
通过这三项改革,旨在构建更加公平、高效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教育体系。例如,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将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新技术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吸引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规范管理基础教育,是2024年教育部工作的又一重点。会议提出,要突出“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主线,构建“大思政课”体系,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同时,要守住安全管理、规范办学两条红线,重点整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规范管理不仅要求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也要求学校自身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通过规范管理,旨在构建一个更加有序、安全和高效的基础教育环境。
教育部在部署2024年基础教育工作时,提出了突出立德树人的要求。强调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会议指出,要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就必须抓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六大育人体系建设。这意味着,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共同构建一个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2024年基础教育的另外四项重点工作包括: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教育质量(扩优提质);持续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加强乡村教育发展,补齐办学短板;以及提升中小学书记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
这些工作的推进,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例如,通过“双减”工作的持续深化,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通过乡村教育的发展,可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农村孩子的教育质量。
为增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育部要求在2024年的基础教育工作中,必须做好完善落实机制、新闻宣传和舆情应对等工作。这意味着,除了学校教育,家庭和社会的参与也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机制,可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同时,通过有效的新闻宣传和舆情应对,可以向社会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信息,争取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解和支持。这不仅能够提升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也能够为教育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4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的召开,为新的一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基础教育领域有望实现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