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搜神记》作者
1、晋朝人,名叫干(gān)宝,字令升。
2、干宝虽然是东晋人,但他的祖父在三国当中的吴国做官,父亲在西晋做官。祖孙三代人,跨越了三个历史分期。
3、干宝是学霸,担任东晋第一任史官,负责编修国史。职务创作《晋纪》,水平很高。
4、干宝的业余爱好:喜欢阴阳术数,爱看京房和夏侯胜等人的著作。
5、干宝写成《搜神记》后,得到当时名人的评语:“卿可谓鬼之董狐。”(董狐是春秋时代的史官典范。)
二、《搜神记》的创作缘由和动机
1、干宝亲身经历自家两件神怪的事情:
父亲生前宠爱的侍女,封墓陪葬十年后仍活着。后嫁人,居然还生了孩子。(这个,信不信由你。)
干宝的哥哥曾经病得断了气,呼吸虽然停止了,身体却一连好几天都还是热的。后来他竟然醒了过来,说自己见到了鬼神,好像做梦一样,不知道自己死了一回。(这个,倒是有可能的。)
2、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亲历得来的见闻,干宝这才搜集古往今来的各种灵异事件,写成一部《搜神记》。
3、干宝解释写书的目的:“明神道之不诬”
(白话说就是:干宝写这书的目的是要证明“神道”是真的。所谓“神道”,就是儒家“神道设教”的那个“神道”。)
三、《搜神记》VS《聊斋志异》
1、作者身份不同:干宝是皇家首席史官,蒲松龄是落魄文人。
2、写作目的不同:《搜神记》是为“究天人之际”,《聊斋志异》是为了混口饭吃。
3、创作类型不同:《搜神记》是历史创作,在正史里,它曾被当作《史记》一样的著作看待。《聊斋志异》是文学创作。
4、写作风格不同:《搜神记》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往往不如《聊斋志异》那么鲜活,甚至还有不少很乏味的记载,显然是被当作纯粹的史料收录进来的。
四、《搜神记》的历史价值、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故事
1、今天,我们把《搜神记》当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
(但在当时,干宝以史家的态度认真来写,读者以读史书的态度认真来看,谁也不觉得这只是打发时间的鬼怪小说。)
2、《搜神记》和今天依然流行的《周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3、今天的《周易》预测方法来自“汉人京房”,而京房的演算逻辑,我们可以从《搜神记》里最直观、最简便地看到。
——书与书的关联,往往超乎想象。
(再次回顾熊老师发刊词中的一段话:
我们生而不自由,无往而不在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的双重枷锁之中。我们自以为理性的、自主的决策,我们自以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我们自以为不久前才形成的社会格局,往往有着我们自己根本觉察不到的古老根源。一些苍老的经典在今天貌似已经失去活力,至少不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但它们的真知与谬误在千百年前激起的涟漪,直到今天,仍然在寂静中影响着我们。正是它们决定着“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
)
4、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故事:
虽然《搜神记》里边都是些荒诞不经的故事,但反应出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风俗、信仰和最深刻的焦虑,不能简单当作故事来看。
(最真实的风俗:没有过错却必须自杀的女人)
(最真实的信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最深刻的焦虑:在“天人感应”观念影响下,很多生活当中的事情,大到婚丧嫁娶,小到穿衣打扮,只要不合常规,就都存在妖异的嫌疑,……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