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以来,随着大家对疫情的态度由恐慌到淡定,广大宅人们对超市的态度也似乎经历了一个微缩版的追星过程,由一开始的盲目追捧到激情退却再到后来回归理性。
开端:屯积、屯积、屯积
最早期最高峰的时期是发生在春节后,也是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出于多广积粮的主观恐慌也好,还有因为快递全部停摆的客观原因也罢,总之大家的购物热情就像临考前的学习热情一样,一下子被最大程度的激发起来。
在大众点评任何超市的最新点评下,随时可见一排一排被清空的货架照片,现场效果最具冲击性的重灾区就是蔬菜区和速食区,各种蔬菜、各种方便面通通踪迹不见。家附近的超市曾在长达一个多月时间一包康师傅方便面都看不见。
有的仓储超市干脆简单粗暴的直接把方便面箱子摆上货架,只将对外对这顾客那一面箱子剪开方便顾客自取,估计也是实在不想一遍遍重复上一次空一次的上货过程了。
发展:雨衣、雨衣、雨衣
在大家各种疯狂购物、花式囤积之后,超市客流量相对少了许多。进入相对平静的时期,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默默将自己的采购方式变成少去多买的仓储式购物。争取一次购物买足一周食材那种。另一方面当然不平静也是不行的,因为中小型超市严格限制人流量,保证超市里不多于若干人在购物,采取一出一进的管理模式,既有一个人结帐出来,才能有一个人进去购物。人多时就要在门口排队等候才能进入,
于是,去超市也成为一个工程。进门测温,排队进入,结账时每人确保相隔至少一米。
更辛苦的是收银员们,每位收银大姐或大妈人人一件全身长雨衣。
有大爷很郁闷的表示,买个东西还这么麻烦,明明我们是来给你们送钱的!听的我几欲长叹,直想上前相劝,在这种时候,有人肯卖您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好吗。
更何况,在这种非常时期,要保障正常经营,超市也很辛苦的好吗?
因为不断有人来在超市里购物,走动,首先他们要加大各处消毒工作量,再来,要拨出至少一个工作人员(有些超市是两个人)专门负责在门口给每位顾客量体温,更别说辛苦工作的收银人员了。
原本,每天要站上工作数小时这事儿已经很辛苦了。现在,还要穿着雨衣上工。穿过塑料雨衣的人都知道这货穿起来不透气,很闷。
可是,人们在雨天出门时穿着也就至多不到一小时,但这些收银人员一穿就是一整天。这其中的辛苦,想想也能估量的出。
可以说,为了保障大家的正常生活,超市也是真的很拼了。
现在:不是结局的结局
在目前各行业基本复工以后,超市的变化也是很明显的。
比如说已经有厂家促销员开始工作了。之前超市里常见的厂家促销员基本上是全员下岗的状态,除了收银和理货员冷清清的,只有少数几个顾客。
超市内部也有变化,中型超市门口不再需要排队限流。有些超市还升级成了更先进的测温方法,每个人在一台测温仪前站好,额头对准屏幕便完成测温了。收银员们也已不用穿雨衣了。
再来,变化更明显的,就是以往超市门口那种租出去,通常是卖煎饼或者是烧饼的那种小柜台已经重新开始营业了,在此之前这些小窗口一直都是歇业关闭状态。
在不懂经济学的作者我眼里看来,这种小柜台可以算是市场中最小的经济体了。因为柜台的经营者通常只有一个人,但这样一个小小的煎饼摊、烧饼铺,也不免涉及到从原料采购、产品制作到成品销售的全产业链。这些小微经济体的重新开张,也算是标志着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虽然疫情还未过去,但大家已经随着春天的到来,脸上露出更多的笑容,对于未来也更加充满希望了。无论如何,大家都相信,日子总会好起来的,生活总将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