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存在之利弊
花了近两周时间终于读完了《做有温度的教育》,文中作者从理性的角度提出并分析了一些教育观点,我深以为然,尤其是关于开展优质课必要性的分析。
长期以来,优质课作为教师评优选先和晋升职称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被众多教师所青睐。正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在进行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掺杂了一些灰色因素,导致教师们在青睐的同时又嗤之以鼻。
其实,对于优质课我一直抱中立的观点。正如《做有温度的教育》中所说,“
‘打磨课’‘ 优质课’的真与假,其实不取决于上课教师,而取决于评课教师”。评课教师的着力点在哪,讲课教师的着力点就会在哪。而事实情况是,在实际的评课中,送礼收礼请吃饭已蔚然成风,部分讲课等次也已内定,这就导致了评奖的不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自然也就形成了个别学校无人参与的尴尬局面。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师一优课”,设置晒课的初衷是好的,但有些事情传着传着就变了味,一堂要上传的课,从设计教案到试讲再到录制,不知被老师们试炼了多少回!大到课堂环节的设计衔接,小到举手学生的选定及回答问题时的表情,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让一堂课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作秀课,花样课,真正是劳民伤财。试问这样的课堂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恐怕对于学生来说,只会徒增其厌学的情绪吧。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优质课存在的价值。首先,它调动了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毕竟与晋升挂钩,明知希望渺茫却又不愿放弃,得奖自然是最好不过。当然,这其中不包含一部分真正求学上进的教师。其次,教师通过观摩优质课,可以提升自己的上课技巧。同时为被观摩的教师提供反思和修正的机会。正因为优质课的存在,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多次揣摩达到最优。而“一师一优课”的平台,达到了资源共享,并且乡村教师学习到了先进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所以,任何一件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利弊,就看我们如何取舍和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