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你活在你的头脑里面,头脑它是一个死的东西,所以这个病就没有办法会好。
那现在通过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这是你的记忆,所以要从记忆当中抽离出来,第二个,疾病是一个情绪, 那我们去观照我们的感受,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既然无法改变我们的想法,那我们就去觉察我们的情绪。那从现在开始,你要去觉察情绪,花点时间去释放情绪,你可以通过呼吸,先吸气,把很多好的东西吸到你的身体当中来,在你呼气的时候去感受着往外呼,呼呼呼呼呼呼,使劲呼,知道呼到身体那个位置的时候,这个恐惧就会出来。哇,你会感觉到很紧张,很害怕,这个时候你使劲的呼,再吸。通过呼吸,你可以转化你的情绪。第三个,习惯。如果你情绪也不知道怎么释放,那就去改变你的习惯。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人,非常健康的人,你的生活是怎样的?比如说,每天早上是怎样的?中午是怎样的?晚上是怎样的? 去感受下你的心渴望怎样的生活,把它记录下来,再去对比一下现在有病的时候,早上是怎样的,中午是怎样的,晚上是怎样的。然后把这个坏的习惯改变掉。 从明天开始,用一个好的习惯,健康的习惯生活,可能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疾病就会转化,这叫做听从内心的声音。还有你现在在你的头脑里面,除了这个记忆之外,你头脑里面还有很多的批判和指责,像这些批判的、压抑的念头,深深地鞠躬和臣服。
我在向外在的人事物要爱,外面没有爱,只有自己能给自己爱,对抗是一种保护,对抗是一种爱,对抗是一种深深的渴望,渴望成为爱,同时也渴望被保护,渴望被爱。于是它让我们错失自己,错失当下,错过爱,一直在过往的记忆、伤痛中打转。越对抗内心的伤痛就越大,越是被过往的发生所控制。深呼吸把注意力带到当下,感受内心的对抗,感受当下的对抗。其实对抗是无知的表现,你用多大的力量对抗,就会获得多大反作用力的反抗,最后的结果是伤痕累累。你可以双手互推,慢慢地感受这份对抗的情绪及对抗的渴望和需求,连接对抗下面的爱,看见它,直到成为它,就转化了对抗的能量,自然就活出了放松、平静的人生。连接到头脑出现画面是在当下的行为,我是中间那个道,我是看着头脑出现念头时的那个人,以及看到念头和现实对抗的那个人看见。躲在头脑里,对抗念头,对抗当下,看到了头脑部分的对抗,和头脑和解了就和世界和解了。解决了部分,就完整了所有。生命也是一样,照顾到了每一个小部分,就是完整的生命。
不过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里发生的,所以我们一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一切又都是那么快,那么猛、那么“自动化”,我们一下子就陷进去了。而且,我们还认为痛苦的情绪是见不得人的事、是坏事;因为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认为,隐藏自己的痛苦情绪就能求得社会的认同,因而我们要么打压情绪要么发泄情绪,就是不要理解情绪。所以我们也就根本不会看到情绪给我们带来的智慧了。
逃避情绪已成为我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已把它深深地藏起来,逃避情绪已成为我们自己潜意识的活动,我们自动与之认同。就像挂了自动档一样,就像自动吊桥一样,当我们痛苦时,在第一时间里,就是逃避情绪。
有些书告诉我们,不逃避情绪就是要把情绪发泄出来、释放出来。其实,发泄情绪和打压情绪是一样的,都是逃避情绪,都是不要理解情绪,不探究情绪。其实当我们探究和理解了情绪后,情绪是我们的朋友,情绪是有智慧的,情绪的到来是带着礼物来的,“在这一刻,先不用管头脑在说什么,把注意力放在身体感觉上,体验一下,看看这个感觉能伤到你吗?它是不是已经在这了?(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是不是现在这样也是可以的呢?虽然头脑说不可以。”
头脑里的声音画面反反复复出现消失,我时刻觉知到因为画面声音念头带给大脑的感觉,发紧的感觉,感受这个紧的感觉,持续感觉,直到放松,放松的头脑和身体的其他部位。
真正的臣服是,在内在,全然接纳当下发生的事,放下情感上的抗拒、愤怒和头脑里的评判、贴标签。
观照和觉察,是最简单却最有力量的成长工具。经由觉察呼吸我们可以进入内在的宁静空间,如果记起来,请每天多次的觉察自己的一吸一呼,觉察微小的动作,觉察脑袋里的念头,觉察细微情绪的升起……觉察而不批判,单纯而温柔地包容、接纳它们,会带我们进入深深的宁静中,那是一条回家之路。
允许情绪经由你充分表达它自己,但小心不要陷入头脑编织的受害者故事中,不要陷入过去和未来的时间幻象中。当情绪升起,就在当下这一刻,让感受充分表达,因为在当下,你是安全的,每一个情绪的升起,都是一个疗愈的机会。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的情绪,允许它们出来,去看看自己的内在到底发生了什么?真实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出现。不断在情绪中检查自己的信念、头脑、模式、以及创伤。
其实真正的修行,是面对人生最大的瘾头。这个瘾头,还不用谈到贪嗔痴等等习气,而是比这更根本的,也就是念头。假如可以克服念头,连「我」都跟着消逝。我们过去所认知的世界,也跟着内爆,随着消失。没有念头,接下来,外头还是有一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跟我们这一生过去所认得的,不一样。要去克服念头,不是去刻意不想,或是勉强去产生沉默。因为沉默——我们所认为的沉默——本身还是念头。最多只是一个没有念头的念头,或是没有空档的一个空档。要面对念头,也不是透过功夫、静坐、祷告、瑜伽、气功……任何修行,刻意去专注。要克服念头,最多只是看穿它。看穿什么?看穿念头带来的任何现象,都离不开一个虚拟的真实。甚至,就连这个世界、任何感受、任何体验都还是一个虚拟的现实。知道,彻底知道,随时知道——这个世界是虚的,是虚的念相。进而,不被任何境界带走。念头也就自然踩了一个剎车。它突然会停止,而我们不用去分析为什么停止。去分析为什么,本身又是一个念头。要克服念头,最多是轻轻松松到念头的上游、根源,知道念头的上游或根源不存在。甚至,连「我」也不存在。也就这样子,一个人不知不觉就活在当下。什么都没有做,也就解答了一切的矛盾。
醒觉是什么呢?也就是念头与「觉」分开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觉」,在看、听种种感官知觉的背后,都还有一个「觉」,而「觉」可以看着念头。怎么把这个空档、宁静找回来?答案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接受这个瞬间。就那么简单,接受念头、接受心情、接受一切、容纳一切。就好像把自己当成一个好大的桶子,怎么堆,都堆不满的,都可以容纳,都让一切存在。一个人要解脱,要透过一个完全颠倒的回路──从脑,回到心。人生是这样形成的:从心,延伸到脑。从脑,产生「我」。再从情绪扩大反弹成萎缩、痛。所以,如果要回头去找「我」的来源,找到最后,自然落回「心」。要回到心,最直接、最快的方法就是──只要念头一进来,就紧跟着追问这个念头或「我」的来源是什么,看能不能把「我」的根源找到。一路跟追到底。这就是「参」的观念。只要有念头,情绪一来,萎缩产生,就接着「参」──
轮回没有什么稀奇,生命本身就是能量场。意识产生一个念头,也只是能量的转变。能量一定会转成某个别的形式,不可能消失。我们人生那么痛苦,在这能量场里受到制约,一个念头,再一个念头,再下一个念头,从早到晚离不开制约。前一个念头制约下一个,再制约下下一个。我们连一个念头和念头之间都停不住,都在重生。轮回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生与一生之间能量所带来的流转。
与头脑里的思想连接,与身体感觉连接,与感受头脑的感觉连接。
它都是一个想法,而在这个当下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你没有办法从你的想法当中抽离出来而已。所以现在你要去给你这个逼迫的想法一些空间,就是让这个想法出来,去看见它。
接纳,当头脑里的画面声音念头出现时,不要急着评判,对抗,抗拒它们的出现,而是拥抱下它们,感谢它们的出现,让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接纳它们,让它们在那里变得平和,自己也会平和起来了。如果我能觉察到我有这方面,我就去感受我这方面,我就去接纳我这方面,他不是一个对外的,他是一个对内的能量。就像一个空间一样的,容纳这一个不够好的地方,那就看着他。那这个不够好,你就会看到他的内在也有很多很多的痛苦,对吧?那就让他这个痛苦呈现出来,你就如是的观照着就好了。 那我们现在好像对这个接纳,就好像我要怎么做,对吧? 其实他可能并不是一个做法,就好比我给你个东西,你接受过来了。但是现在呢,这一个是没有啦,就是你能看不见的东西了,我能感受到这个能量,我在接受,当你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在说他人的闲话,意识到它的全部启示,你问了自己“我要怎样停止”吗?你一旦意识到自己在说他人的闲话,它不就自动停了下来?完全不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只有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才会有“怎样”的问题。而说他人的闲话,正表明了觉察的缺乏。
不必谴责闲话或为它辩护。觉察它,你会看到自己立刻就不再继续;因为它向我们揭示了我们自身的行为方式、我们的行动和思考模式;了解“实情”需要关注;了解内心的空虚、痛苦,需要极大的关注而不是逃避,然而,当你面对自己的真实,要怎么办?首先,可不可以不否定、不辩解,而只是与它共处,与你的真实共处?那相当不容易,因为头脑会寻求解释、谴责和识别。如果这类事情一概不做,就只是与实情共处,那就如同接纳某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