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业减轻了课外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的“效率意识”。当堂作业
上
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听课质量,学生们会想思:“为了得到更好的作业成绩,
课就要认真听讲。”课堂效率既是教师教的效率,也是学生学的效率,教师
教的效事需要学生学的效率的配合,这样课堂的效率才能真正实现。
对以上三个案例的剖析,意在说明课内作业的现实意义。你是否也想
在课内作业上做点文章呢?
落实课内批改
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要经历课前准备(备课,准备教具、学县、
课件)、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批改三个阶段。也就是说,至少需要四节课的
时间才能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批改三个阶段,哪个阶段花的时间最多?
我们要认真地问问自己。
我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们花在课后作业批改上的时间最多,这也是最无
趣的一项工作,因为批改的作业是相同的,等于重复劳动。班级学生有多少
个,教师一次就要批改多少份作业。如果教两个班,就有双倍的作业要批改。
批改作业的目的至少有两个:一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二是向学
生反馈知识掌握的情况。
那么,我们再问问自己:作业改完后,再回到学生手中,起了多大的
作用呢?